爆Like2:甜酸苦辣九龍城 飛機過後,郵輪之前

爆Like2:甜酸苦辣九龍城 飛機過後,郵輪之前

周末時分走入九龍城,雖不及旺角人流密度,但與小城平日寧靜相比,實是足夠繁忙。居民希望平靜時刻長此下去,但做生意的,自然還得神落,求神拜佛長嘈長雜。之前要說的甜酸苦辣餘下兩味,找來以下對象,繼續訴說。

記者︰吳美美
攝影︰伍慶泉、王文忠
Model︰CindyYeung@Starzpeople

龍城舊物

■前身是國際百貨公司,舊樓中有星形標誌,設計已難復見。

■鄰近宋皇臺的小公園,氣氛像停留於過去。

■世運公園內種滿桂花,滿園飄香。

■近幾年區內不斷收樓拆樓起樓。

城中人氣小食

1.黃明記的墨魚丸出名,但小記更推介外間少有的芝麻撈粗。$20

2.順興茶餐廳是區內出名的茶餐廳之一,懷舊炸蛋球被蘇施黃力讚。$6

3.開了五十幾年的豪華餅店,逢星期六日必吸引外區人排隊。蛋撻$5、葡撻$6

4.財記出名粥品正,不過更出名係新年放足十幾日假。牛脷酥(大)$5、(小)$2.5

苦的代表頗為理所當然地找到了「陳仔凉茶」,作為舊區,起碼要有一兩間賣凉茶作撐場吧?陳仔的葛菜水賣到城內城外街知巷聞,當是合適之選。酸的代表則與其餘幾位不同,她是九龍城的地標,但非以食揚名,全因她屬城內唯一的大型商場,但卻未因此要風得風。曾經幾許冷清,十室九空,至2006年翻新由難以定位的粉紅與紫色轉而活力鮮明的鮮綠色,再於2008年改名換姓,九龍城廣場轉名KCP,當中的做極不起,自是令人感到辛酸。


九龍城廣場曾被覬覦變豪宅

店名:九龍城廣埸
主打︰城內唯一商場
老闆:「玩具大王」蔡志明
轉手年份︰2008年
地址︰賈炳達道128號

曾經風光明星到訪

1993年,九龍城廣場落成面世,回想當時有PizzaHut、百視達、百佳、肯德基,各式連鎖品牌齊齊進駐,配合各式小店,一下子廣場成為龍城居民日常焦點,亦吸引周邊學生午市放學準時到場消費,還記得當年更邀來紅星如陳慧琳搞過簽名會宣傳電影《天涯海角》。
好景維持數年後,機場搬離,元氣大傷,繼而金融風暴吹至,部份小型商戶頂不住而結業;再來是大品牌如歡樂天地於1999年突然結業、2004年百視達停止香港業務,底層自助餐、由幾家食肆組成的FoodCourt逐漸收檔。沒有承租就長期用布蓋住底層,分批的關門大吉令廣場熱鬧氣氛不再。自此,廣場搞極不起,偶然引入的租客都以短期租約為主,搭時從玻璃看出去,行來行去的都是小貓三數隻,做極不起的情況從此深入廣場深處。與現時九龍城廣場推廣部經理蔡小姐談到當時情況,她說,「隨着舊啟德機場的遷移,加上經濟金融風暴的吹襲,九龍城區的發展亦需要經歷一段較長時間的重新整合,而商場運作需要配合多方面的互惠關係,包括周邊環境發展、業主、商戶及顧客等因素。無疑九龍城廣場亦在某程度上受着區內大型發展方向所影響。」做生意的,時攻時守,但守的時間似乎太多吧?

■2008年曾經落力地搵紅星撐場谷旺人氣。

大摩染指屬意變臉

數數手指,能捱得住風吹雨打,站穩腳至現在的,除了連鎖食肆超級市場外,真的所餘無幾。看看資料,仍屬摩根士丹利(大摩)時期的九龍城廣場,雖於2007年將之改頭換面,由色調、外牆、場外土地都進行重整動工,但可惜經營依然散亂,沒有焦點。最要命是敵不過地價樓價攀升,大摩更入紙城規會申請將九龍城廣場改為住宅發展,擬建三幢27層高住宅連地庫停車場,有區議員因此發起「一人一信行動」力保城內唯一大型商場,最後議案亦遭否決。原來只差一點,廣場已經消失,真的酸上加酸。
2008年6月,玩具大王蔡志明從大摩手中以近15億元買入九龍城廣場,給他剛加入公司地產部的細仔蔡加讚一次試練機會。接手一年後,成功令商場格調提高,十室不至於九空,再次出現紅星到場表演,令人心酸的歷程終於完結。對於紅星再臨,蔡小姐一一數出來,「其實商場近年為迎合年輕化口味及市場需求,邀請了不少明星藝人到場表演,例如周杰倫、楊千嬅、薛凱琪等。當然,以明星作招徠只是商場推廣活動的一部份而已。」若本身無番咁上下斤両,當紅人物絕不會到爛場搞騷的。九龍城以食為骨幹,身為居民一分子的小記,曾希望不如將廣場變為有如「蔡瀾美食坊」,蔡小姐這樣回應:「商場其實一向以綜合性購物及消閒娛樂為定位,正好與區內過百間獨立食店互補不足,為顧客提供舒適的購物及消閒娛樂環境。」噢,似乎願望又落空。

■舊有的廣場外貌又有幾多人記得?

■變身後的九龍城廣場更名為KCP。


搬來搬去不出九龍城

店名:陳仔凉茶
主打︰葛菜水、龜苓膏
老闆︰賴漢宇
營業年份︰1997年
地址︰衙前圍道17-19B舖

■賴老闆︰「好多人返轉頭原因,就係因為碗葛菜水唔會過氣。」

敬業樂業服務街坊

食串串燒,飲碗葛菜水,就是這條街的飲食習慣。陳仔凉茶搬了幾次舖位,由之前的龍崗道(位置已被重建過),走到過來衙前圍道現在經營串燒的位置,再落腳於現在「粗菜館」之畔。幾次的轉變都離不開這幾條街,走不出九龍城,就算與附近另一間陳仔面對面,仍然如常在城中營業。有想過出走龍城嗎?老闆賴漢宇微笑道:「無呀,要敬業樂業吖嘛!當服務街坊咁囉,因為最熟悉就係呢區。」小記好耐無聽過「敬業樂業」這四個大字啦!
街坊熟客,個個都知陳仔開咗幾廿年,咁到底是幾廿年呢?答案是:「正確年份都唔清楚,始創人是我叔公,根據佢口述,應該是五幾年開檔。早期喺中環威靈頓街,做咗幾年先搬過來九龍城。我在八九年先接手,因為佢年紀大,仔女又無意思接手,咁啱我有興趣,又可以幫到手又搵到飯食,兩全其美。原先舖位喺龍崗道,不過家都拆咗啦。」有無留意到賴生當是姓賴,但點解招牌是陳仔呢?答案是,叔公正是姓陳,陳仔招牌由他創立,既然檔口由他傳授得來,就無謂改啦。

苦茶中還有苦故事

賴生講過,以前機場職員、舊有客仔,都會專登返嚟幫襯重溫一碗價值七蚊的葛菜水。講真,分分鐘搭車仲貴過飲一碗凉茶!引得客人回頭,招數是甚麼呢?「我哋葛菜水同坊間唔同,主要材料配方唔同。野葛菜係主料,再加埋九乾菜、雞骨草、羅漢果,我哋又用明火煲足三個小時,再想保持新鮮就早晚煲一次。好多人返轉頭原因,就係因為碗葛菜水唔會過氣!」飲凉茶,通常企喺檔口前面,不用一分鐘就能消滅,飲飲吓再望一望周圍,發覺斜對面又有一間陳仔!分店嗎?還是有分正宗老字號?有些八卦人如我,就多口問了賴生。但從他猶豫而不太情願提起的語氣中,約略得知答案如下:「其實佢係我親阿哥,本身係一齊做,之後大家因為價值觀問題而分開做,就算家屋企聚會都會有打招呼。初初我分出來做就比較辛苦,因為喺舊舖我負責煲,佢負責出面賣,街坊多數認得佢。其實原先都係叔公教我煲,我再教佢,不過,我覺得呢啲嘢只係自己家庭事,無謂公諸同好。無話邊個啱定錯,喺我角度嚟講都係各有各做,好多人唔知就靠估……」嗱嗱嗱,各位八公八妹,幫你哋問咗。下次嚟到請專心飲茶食膏,反正大城小事隨處可見。

5.舖內冷氣充足,夏天放低幾蚊就可以入內唞唞。

6.街坊熟客定時定候前來報到飲番碗葛菜水。

7.葛菜水一碗$7,一樽$20。

8.店內另一招牌龜苓膏,每盅$30。

苦之選

09.位於龍崗道的另一間陳仔,兩間有時令客人搞不清楚。

10.葛菜水亦是這裏的主打凉茶。$7

11.新城門藥行,未見其店先見排隊睇中醫的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