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人如何養生保健,各有一套說法,每一種都有益,有道理,不可能憑空杜撰。至於我所認識的那些有番咁上下年紀的人,各有各一套持之有年每日奉行的獨步單方,很好,至少正視了人與歲月爭,敗下陣來付出的代價是病倒或最終的告別。
人們常說生命的鬥士,那是在重病後,依然沒有放棄鬥志,除了求醫,求中西醫之外,自己依然保持樂觀進取的合作態度,有這份決心的人,痊癒的機會也就大了許多,只怕有些病患整日唉聲嘆氣,怨天尤人,醫生不許的食物偏要吃,吩咐他吃的藥偏不服,最後只是苦了自己。有人說:除了駕駛,打牌時可以看清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病倒時,那性格更容易顯露。奇怪的是,急性子如我,每逢生病,倒是乖乖的沉默得很,性格也溫馴了許多,不是體力的問題,而是好像有一種聲音在叫我冷靜下來,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洞穴中療傷吧,真的怕打針吃藥。
也有一套自我領悟的所謂養生之道,與飲食生活習慣無關,而是不要去挑戰自己的極限。譬如這一段樓梯絕對可以爬上去,走一半就停下來了,這一段路一定可以跑完,也只跑一半,這個瑜伽的動作(不彈此調久矣),我做得來,卻不會去硬拗,依此類推,你就知道我有多保守了。連酒量、食量亦如是,與年輕時、中年時的去到盡簡直是兩碼事,歲月不饒人嘛。
好嗎?不好嗎?只是順着意隨着興而行罷了;天地悠悠,人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命,明白到這樣就更能豐儉由人,快慢由人,自己掌握自己的狀況,不必與誰比拚,更無需與往日的自己去比拚,無論行不行都不必去挑戰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