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盈利達9億多元的九巴獲批准由下月15日起加價,九巴加幅為3.6%,旗下的龍運巴士加幅為3.2%。除了九巴與其他巴士公司聯營的50條過海隧巴線車費暫時維持不變外,每日270萬名巴士乘客大部份每程需多付2至5角。議員批評九巴有巨額盈利仍然無視民間疾苦加價,是在市民傷口上灑鹽。記者:麥志榮、王家文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宣佈,行政會議批准九巴加價3.6%,龍運巴士加價3.2%。加價後,九巴有約一半乘客,每程多付2角或以下,其餘約一半乘客每程多付3至5角,有1.7%的乘客每程要多付6角左右。而龍運巴士有八成半乘客每程多付3角或以下,一成半乘客每程多付7角或以上,主要是旅遊及特別服務路線或機場巴士線。
九巴與新巴及城巴聯營的50條過海隧道巴士線,由於新巴及城巴沒有加價,票價暫時維持不變。
九巴母公司載通國際去年盈利達9.31億元,比09年增加1.3億元,盈利率達13%。鄭汝樺解釋,行政會議在決定加幅時衡量了多個因素,包括九巴乘客下跌及成本上升,運輸署去年10月發出新修訂指引,延長巴士車長休息及用膳時間,九巴為延長車長用膳時間需要多聘請516名車長,約等於1.09%的票價加幅。
申請加幅高達8.6%
鄭汝樺又表示,九巴及龍運申請的加幅分別為8.6%及7.4%,批准加幅少於申請的一半。而九巴上一次08年6月加價以來,通脹率上升了5.72%,獲准的加幅低於通脹。根據巴士可加可減方程式的最新運算結果,加幅應為3.92%,獲准加幅亦低於方程式的加幅。根據政府經濟顧問的評估,九巴加價只會令通脹在今年上升0.03個百分點,及明年上升0.02個百分點。
立法會議員黃成智批評,九巴盈利豐厚,卻無視社會責任,在通脹高企下仍然加價,是在市民傷口上灑鹽。
九巴則發表聲明,對當局批准的加幅十分失望,並指不能彌補營運成本的上升,由上次加價至今,柴油價格上升了六成,員工兩年來共加薪3.3%,隧道費亦加了7.5%。至於今年會否再申請加價,目前言之尚早。新巴及城巴發言人表示,會密切留意經營情況的變化,暫時無計劃加價。
市民心聲
趙小姐(運輸業):
「最好唔好加,甚至減,因為九巴已經賺緊錢,同埋係公共事業,政府應考慮開放多幾個牌照去競爭,家我哋係冇得揀。」
謝小姐(教育界):
「唔合理,人工都冇加到,好多交通工具都加價,對市民嚟講係好重負擔……盡量短途就行路,或改搭渡輪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