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藝術創作的插畫師大泥(陳智華)入行十年多,難得的是,於商業掛帥的社會混了多年,仍不忘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情意,並以作品提醒讀者要過得有血有肉,難怪卓韻芝說:「大泥的繪本是有機食品:純良、內斂、實在。」
記者:張文蕙
攝影:陳盛臣
畫作療傷 大熊安全島
老實說,在決定訪問大泥前小記對他認識實不深,只依希記得生活中經常與他筆下的北極熊擦身而過,細看他的新作《和你在一起》後,發現他帶出有關人與人間的情感,其實都是一些基本元素,但在營營役役的都市中卻最易被遺忘。書中原用他的招牌角色肥胖胖的大白熊與小男孩,以兩者純真的關係傳達愛的訊息。顏色都以可愛的粉色為主,主角大都面帶笑容,不過大泥笑說:「當初我畫繪本時原本沒帶着偉大的理想,要宣揚愛,只是滿足自己的一種方法。」大泥的成長經歷其實不是如其作品般充滿歡樂,單親的他童年時便過着不太穩定的生活,未滿十歲的他穿梭於各親戚家庭中,亦逼着獨立生活,他憶述:「有一次只幾歲的我乘的士,司機忽然人有三急竟然把我留在車內,當時那種不安與害怕現在仍記得。」大泥認為人往往將個人需要投射在作品中,白熊很巨型,軟綿綿的感覺很安全,正好填補他成長中的不安。「大學畢業後搬出來獨居,借了朋友的公屋,別人走過就要關燈裝作沒人,擔驚受怕的感覺很不好受。」
幸福世代 快樂難求
說起成長經歷,大泥談笑風生顯得從容,內容令小記暗覺驚險。「畢業後到商台工作,負擔得起房租,便用三千多元租了個僭建單位,十號風球那次整個窗吹走了,也必須冒着風雨去修理。」比較現今剛畢業的青年,大泥認為由於現在的年輕人都有太多人替他們解決問題,在家怨呻一下便有人「施以援手」。「那時在家見到蟑螂、屋頂破了、窗門飛甩全部都要自己解決,習慣自己解決,沒想過『好慘』兩個字。」大泥又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有怨氣,其實是少了「breakingpoint」,「他們出生後很多東西已經有了,例如手提電話、遊戲機、甚至能乘電梯回家,這些都是我年輕時一個個checkpoint。他們從娘胎出生看世界,boom一聲就有了這些以為是基本的東西,還能追求甚麼?尋尋覓覓,自然想『更上一層樓』,但可能他們連自己最想要的是甚麼也不知道。」他表示,其實物資缺乏,快樂反而更易找。
認知新事 唔靠芒
曾作大學客席講師的大泥認為,年輕人沒有「breakingpoint」的無奈,於他們的創作困難上亦會表現出來。他又認為,其實每個成年人原本內心深處都有童真,只是社會有其「規矩」,才沒有發掘出來。而他的作品也以童心出發,大人讀了,找回童真的同時又能尋回人與人間應着重交流表達愛的感覺。兒童讀着,希望他們亦可記着這份着重他人感受的愛,幫助其成長。大泥更說,要啟發小孩的創作力,應先讓他們離開電子世界。「細蚊仔的世界不應只有個mon,應多讓他們接觸不同的事物,真正的用手觸摸,而不是看圖、看電子資訊,讓他們對世界有真實的接觸,做個有血有肉的人,創作靈感才能湧現。」
大泥推介繪本
作者:ShelSilverstein
簡介:以簡單的故事訴說人生哲理,讓人感動。
作品:《TheMissingPiece》、《TheGivingTree》
作者:OliverJeffers
簡介:畫作甚佳,故事充滿想像空間,表現溫心故事。
作品:《TheHeartandtheBottle》、《LostandFound》、《TheWayBackHome》、《HowtoCatchaStar》、《TheGreatPaperCaper》
查詢:PageOne(2506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