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六月未到便飛霜?原來剛走過的美女長髮在飄雪!春夏之間溫度變化大,頭皮未能適應,這惡心的情況便特別普遍。頭皮過多除了意味着當事人要搞好衞生,更可能是患上了脂溢性皮炎,甚至是脫髮先兆,絕不能掉以輕心。
記者:蔡慧敏
攝影:譚盈傑
model:reila@starzpeople
頭皮多易脫髮
其實煩惱絲又豈止三千?正常成年人約有10-15萬條頭髮,伴隨的頭皮亦相當驚人。皮膚科醫生侯嘉林表示,身體正常都有小量多餘的角質飄出。香港的春秋似有還無,氣溫往往一下子由冬轉夏,皮膚難以適應,但為何溫差會令頭皮脫屑的情況加劇,卻沒有確實原因,只知身體狀況會受太陽和紫外線影響。另一解釋是春夏濕熱,令皮膚上依靠油脂維生的皮屑芽苞菌迅速繁殖,皮膚細胞的更替速度亦會倍增,產生更多、更大塊的頭皮屑,甚至患上脂溢性皮炎。除了因為免疫系統失調,令酵母菌和真菌迅速繁殖,脂溢性皮炎亦與情緒和作息有關,通頂工作、壓力大、飲酒、嗜辣亦會刺激頭皮屑剝落。脫屑背後另一種更難斷尾的疾病,是牛皮癬。一般而言,頭皮屑都是細碎而分佈在整個頭部,較厚較大塊的皮癬會集中在髮邊、耳背。頭油旺盛除了帶來頭皮屑,脫髮的風險亦會較一般人高,頭頂令立立豈止「唔衞生」咁簡單!
一日洗一次頭就夠
既然「甩皮」是新陳代謝的正常現象,幾多才算太多?侯嘉林醫生表示:「在膊頭上都看到,已算是『太多』,需找醫生治理。」用消炎藥膏殺真菌,通常在1-2周便見效。頭皮屑的大小亦可以很誇張:「有些長者沒有打理自己,薯片咁大塊都見過。」不過洗頭太密亦可能會刺激頭皮,令脫屑情況更嚴重。「一般而言一日洗一次已很足夠。」染髮、電髮亦具有刺激性,少做為妙。髮泥和噴髮膠會阻塞毛孔,應塗在髮梢,避免與頭皮接觸。至於市面上的去屑洗頭水,通常含有硒(selenium)和焦油等成份,能消除真菌。
中醫:太乾太油頭皮多
西醫認為頭皮油脂腺發達,少有因為「太乾」而脫屑。中醫把頭皮屑分為乾燥性頭屑和油膩性頭屑。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前者由血虛風燥引起,頭皮屑細碎,頭髮沒有光澤;後者由濕熱熏蒸所致,頭油多,皮屑大塊,頭皮更可能有紅斑。兩種情況可用不同食療去防治。至於按摩、用醋和鹽水洗頭等偏方,亦要以不過份刺激為原則。「按摩可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刺激毛髮生長、舒緩壓力,改善頭皮敏感搔癢的問題;醋和鹽水能減少皮脂分泌,殺菌消毒,但要先用溫水把稀釋,以免過份刺激。」
食療
油膩性頭屑:土茯苓薏仁瘦肉湯
材料:土茯苓2両、生薏仁1両、茵陳3錢、陳皮1片、瘦肉8両
做法:瘦肉汆水、果皮浸軟刮瓤。土茯苓、生薏仁、茵陳洗淨,放入湯煲內加入約3公升水中浸約15分鐘。煲滾後,加入瘦肉、果皮,轉中小火熬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乾燥性頭屑:菠菜黑芝麻淮山粥
材料:菠菜4両、黑芝麻6錢、淮山1両、米4両
做法:菠菜洗淨切碎、黑芝麻和淮山研末,與米共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