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周曾作了數個預測,當中內容如下:上周本欄撰文《現價入市兵行險着?》預視港股:「花無百日紅,市無千日好,縱然暫無大跌風險,亦可出現獲利回吐。」
上周一早上無綫《創富坊》節目:「雖然內地今年首季,出現6年來首次季度貿易逆差,惟入口增幅較高,主要由於企業在農曆年後,增加入口原材料,美元持續弱勢,商品價格高企,通脹亦步亦趨,憧憬人民銀行會因為貿易逆差,減慢上調息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步伐,實在是天方夜譚。」
上周五早上香港電台《一桶金》節目:「內地通脹較預期更高,恒指早段急升200點,或許是反映市場憧憬,內地快將推行稅制改革,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上調,稅率級別減少等因素,但通脹較預期高,港股升勢難以維持。」
內地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增5.4%,較預期增幅5.2%更高,按月雖跌0.2%,反映調控措施初見成效,惟計入季節性因素,通脹仍處偏高水平。
港股上周五先升後回軟,恒指全周跌388點,收報24008點。從基本面分析,港滙仍保持強勢,港股大跌空間有限;技術分析而言,恒指未能收復上周二突破性下跌裂口,短線走勢轉弱,20日線即保歷加通道中軸,料有初步支持,恒指本周將在23600至24200點水平整固。
勢再加存款準備金
人民銀行上周公佈,首季本地及外幣存款餘額76.84萬億元,按年增長18.7%,人民幣存款增3.98萬億元,外幣存款增加112億美元。在貿易逆差環境下,內地外滙儲備由去年第四季28473億美元,增至今年首季30447億美元,數據反映熱錢流入速度加快。
人行繼早前第四度上調息率,連續第二次上調活期存款息率後,下一步當然是上調存款準備金。內銀股和內房股借勢回吐,會是出乎意料?還是盡在掌握?答案實在顯然易見。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