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突然改變的危險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突然改變的危險 - 李兆波

前星期《蘋果日報》財經版報道,北上存款隨時中招。大家還記得雷曼事件或是Constellation,要減少損失,自己有責任去防範。當已決定去做某東西時,在某些情況下若遇上突然改變,如被銷售人員推介另一種產品,寧願「執輸」,也不要冒險,否則做錯決定的機會很大。
去銀行一定有原因,如提款、電滙及存款等,以上都可在網上或櫃員機進行。相信只有開戶或大額存款、提款,及一些複雜的交易才會去銀行,因此現在去銀行的環境不同以前。銀行只提供以上的服務根本不能支付龐大開支,或只有很少利潤,要推廣投資產品才有更好業績。

切忌道聽途說下注

我多次說過,存款於銀行,等如借錢給銀行,只給予很低利息。銀行再把錢借給更有需要的人或公司,收取較高利息,當中的息差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大家被內地存款所吸引,皆因存款一年便有3.25厘的利息,兩年更有4.15厘。當搜集了資料後去開戶,卻在臨門一腳,有人提出有些「更好」的東西,你可能被7日到3個月都有2至3厘利息所吸引,改變決定,這是相當不智。
原本花了一些時間分析才作投資的決定,現在只花幾分鐘便轉了另一個結果,原因是甚麼?自己可能也答不出。更壞的是在投資前沒有作分析,決定了一年定存便一年定存,花了數十元過境火車費及時間也沒有所謂,這是你之前的分析結果。除非有很重大的原因,否則要堅定不移地執行。有先例在前,只是道聽途說便下注,損失後不要怨天尤人。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