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考嘉賓中國文化通識,問到覆蓋額前的短髮應是「劉海」還是「流海」?其實除此,也有「留海」之疑惑。
民間相傳「劉海戲金蟾」故事,但也說五代時這人就喚「劉海蟾」,出家終南山,得道成仙。深深了解民間百姓疾苦,得道後做了不少好事,所以被尊為「劉海仙」。看,名字就有多個傳說。
不過比較統一的,各地流傳他的畫像,明顯特徵是披長髮,額前覆齊眉短髮,大家敬人及髮,覺得這式樣很美,女子也開始模仿梳理,稱覆額為「劉海」。一直成為潮流指標,特別是清、民國,十分「時髦」。當然,諧星若留劉海,十足「馬桶蓋」,台灣主持人豬哥亮便以此揚名立萬。
其實追溯遠古已有相類髮型,不分男女總之是小孩所留,古稱「留孩」。女孩15歲得盤髮插笄表示成年,男孩15歲束髮為髻,20歲行「冠禮」後,他們便與「留孩」告別,頭髮再也不可以自由任性地下垂了。髮不能留,無憂無慮的逍遙日子亦結束,馬上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親,開枝散葉,下一代的「留孩」在眼前晃蕩,喊你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