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由貿易結算、存款增加、債券及股票發行,逐漸形成規模,難怪新加坡與英國倫敦心癢癢,希望爭取成為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不過,香港無懼競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坦言,中央給予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定位,並非一門獨家生意,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出現多個離岸中心是必然的,她亦樂於見到這個發展。
記者:高淑嫻
中央在「十二五規劃」當中表明,要「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梁鳳儀指出,這不等於中央給予香港一個「專利」去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而是給予香港一個策略性「定位」,反映中央認同香港可以為國家「做啲嘢」。
港須力保先行者優勢
她認為,德國法蘭克福與美國紐約均有離岸業務,新加坡亦然,「出現多個離岸中心是人民幣國際化嘅必然過程」,香港最要緊是把握及保持先行者優勢。舉例說,現時有70%人民幣跨境結算經由香港進行,當中包括東南亞與內地的貿易,不少東南亞公司在香港開設戶口進行貿易結算,香港着實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爭取把這類人民幣資金留港進行投資或對冲,進一步促進香港離岸中心的發展。
除了人民幣離岸中心,「十二五規劃」也提到,要「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增強金融中心的全球影響力」,梁鳳儀表示,當中「提升」這個字眼以前沒有用過,「這幾個字係來之不易」。為了落實「十二五規劃」,未來5年是關鍵時間,香港將要透過加強本地融資市場、人民幣及資產管理業務去發揮中央給予的定位。
事實上,香港近年已經不斷強調要加強上述三項業務,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去年底及今年初,先後到倫敦及紐約進行宣傳推廣,讓當地企業了解香港是人民幣離岸中心,並希望吸引更多國際基金公司來港開業,港交所(388)亦積極吸引國際企業來港上市,俄鋁(486)成功上市後,今年將有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及意大利品牌Prada來港上市。可見「十二五規劃」提到的並非新事物。
研簡化外企港第二上市
梁鳳儀承認,「呢啲五萬呎高空嘅嘢屬於戰略性,不會成日轉咁多」,重點是,未來5年,將是這些政策的「擴容」過程。舉例說,港交所正研簡化海外公司來港作第二上市的程序,證監與港交所又在研究海外市場不同類型的上市產品,包括考慮在不需要修例的情況下推出商業信託。在資產管理方面,除了吸引國際基金來港開業,不單止在港推銷產品,而是把整個生產鏈帶來香港,為香港創造就業機會,政府也希望有新一批內地資產管理公司來港發展。
十二五規劃有關香港要點
‧繼續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物流、旅遊、專業服務、訊息及其他高增值服務業
‧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
‧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
‧增強金融中心的全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