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小販討生計舉步維艱食環惡法害人 領匯瘋狂打壓

專題報道:小販討生計舉步維艱
食環惡法害人 領匯瘋狂打壓

領了綜援,吸口氣都無法理直氣壯,日曬雨淋,討口飯都受千夫所指。在巿容整潔的大都會中,賣雞蛋仔是十惡不赦、當擦鞋匠會影響巿容,當區區也是一式一樣的商場連鎖店,惟有小販們,在木頭車、走鬼、被控與重生間,悄悄對抗地產霸權,可不可以重發小販牌,讓他們有尊嚴地討生計。記者:雷子樂、張嘉雯

《食環惡法害人》

油麻地廣東道固定小販檔買少見少。54歲的菜販佳姐在這裏擺賣了23年,養大四名子女,頂住超市競爭,卻難敵食環署以檔口不可超過4呎乘3呎的惡法打壓。
4呎乘3呎的空間,僅夠佳姐坐下,要搵食就必定要「犯法」,把貨物擺在檔口外。佳姐說不會阻街,擺好蔬果後,馬路尚可讓大貨車駛過,但去年至今,她最少被控12次。
佳姐說︰「97前市政寬容好多,見到你擺出街要捉你,你只要跑上樓梯,佢追唔到你就唔告;但回歸後冇情講,你走得甩,佢照樣影低相再發告票畀你!」這裏的小販感到食環署人員近年睇心情執法,「中秋節見我多果籃,就畀告票我」。

林雪演活受害菜販

獨立導演崔允信最近將佳姐的遭遇拍成短片《佳叔》,找來做過小販的林雪飾演菜販。肥雪感同身受,在短片中咆哮:「4(呎)乘3(呎)?我一個人都4乘3啦!」
崔允信日常多幫襯小販,少到超市,他建議重發小販牌,「食環署係咪一定要咁,去對付一班自力更生嘅人呢」?

佳姐的經歷被改編成短片《佳叔》,由做過小販的林雪(右)與社運人士葉寶琳主演。

《領匯瘋狂打壓》

珍珠奶茶、生炒糯米飯、油渣麪……30多個無牌熟食小販檔,過去30年晚晚在上水火車站至彩園邨的天橋「大排筵席」,但領匯近月瘋狂打壓小販,幾乎晚晚報警掃場,甚至出動防暴警察。
賣合桃糊的譚伯63歲了,他每晚凌晨開檔,自從領匯去年底翻新天橋後,保安幾乎晚晚報警。「上個月賣腸粉嗰檔把刀畀保安推咗落地,佢哋就屈人拎刀恐嚇,嗰晚搞到有幾個PTU拎盾牌到場」。
譚伯說他們造福深宵夜歸人,也很自律清理垃圾及注重食物衞生,但是這裏的小販要生存殊不容易,每日要付40元予「天文台」「睇水」。
譚伯以前做過酒樓經理,97年失業後很徬徨,轉做小販才翻身。他最初賣珍珠奶茶月入2萬,04年儲夠錢移民美國,前年回流重操故業,現在月入約6,000元,他支持重發小販牌。

在上水火車站天橋擺賣的譚伯(左),指近月頻遭領匯打壓。王子俊攝

「小販幫到好多人」

譚伯說︰「其實小販可以話幫到好多人,我有同學70年代炒股破產,去女人街做小販,家喺大陸開廠,住康樂園;呢度有個賣酸辣粉車仔檔,下個月就會開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