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工時長是導致公立醫院醫生人手流失嚴重的原因之一,由醫生工會進行的調查發現,受訪的700多名公院醫生平均每周工作65小時,八成受訪者稱曾因工時長影響臨床判斷,四成人更發生醫療事故,如替病人進行胸腔鏡時調轉左右;若工作環境無改善,八成半受訪醫生更考慮離職。
記者:陳凱迎
爭取醫生合理工時行動組聯同前線醫生聯盟及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本月初以問卷訪問711名公立醫院醫生。結果顯示,受訪醫生平均每周工作達65小時,80小時以上的佔12%,另有3%的受訪醫生工時長達100小時或以上。
影響臨床判斷易出事
長時間工作下,八成受訪醫生承認曾因此影響臨床判斷,四成人更出現醫療事故,例如替病人進行胸腔鏡檢查時調轉左右,或者是因門診病人太多,被迫縮短每個病人的會診時間,簡單如病人有否藥物敏感都無時間查問,結果開錯藥令病人過敏;另分別有兩成受訪醫生表示,自己曾因工時長發生家居或交通意外。
八成半受訪醫生表示,倘若公立醫院的工作環境沒有改善,會考慮離開醫管局,逾九成人冀醫管局立即推行標準工時,四成半人認為標準工時應定在每周44小時。
私院兼職薪酬多一倍
前線醫生聯盟前主席羅智峯批評,醫管局的解決人手流失初步方案,反映該局以為用錢可解決問題,他與其他醫生代表希望盡快約見特首曾蔭權或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直接反映情況。
梁家騮則批評,醫生工時越來越長是醫管局管理不善所致,他又指醫管局雖然聘請已離職醫生返回公營系統兼職,但一晝薪酬僅約2,000元,與私營市場一晝可賺4,000元至5,000元比較,並不吸引,促當局提高有關金額。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回應時指,多個專科的病人都需持續照顧,因此難以界定醫生工時,認為最重要是醫管局與醫生商討改善人手安排,以免工作量影響服務質素,他亦不希望有醫生離開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