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投資者索羅斯在金融海嘯發生後,成立了「新經濟思維研究所」,並剛於4月中在布列頓森林舉行了第二次年度會議。他在主持其中一節時說道:「現在的經濟情況,與兩年前金融危機爆發最高潮時相比,是更加難以預料及對付的。」大同對索羅斯此番言論,實在深表認同。
熱錢再湧新興國輪流炒作
剛於周末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會議與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均令人感到全球經濟正步向失衡,而這群財金官員除互相指摘外,對解決問題卻毫無頭緒。
新興市場曾是今年的輸家,投資者紛紛認為,這些國家的通脹急急上升,政府必定扭盡六壬遏抑經濟令通脹降溫,於是大舉撤資。但踏入第二季,投資者重新將資金調到新興經濟的股票及債券市場中。按此情況估計,發達國股市的升勢應暫告一段落。
根據資金流研究機構EPFR數據顯示,上周流入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的資金達20億美元,本月第二周更有57億美元流入,是今年以來金額首次超越流入發達國股市的資金。此外,新興國家的債券市場上周亦錄得3.06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其中較受歡迎的,就是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反映投資者預期新興國貨幣升值幅度,可抵銷通脹蠶食回報及債價下跌的影響。
分析員指出,新興市場再受追捧原因,主要是認為新興國央行加息周期已近結束,發達經濟體(歐洲)的緊縮貨幣政策卻剛開始,兩者之間息差收窄,令新興市場更吸引。
政府寧升值也要壓通脹
不過,大同對此解釋甚有保留,新興經濟的通脹壓力遠未結束。事實上,這些發展中國家的通脹壓力之大,令國家政府甘願冒險損害出口競爭力的風險,也讓貨幣加速升值來對抗猛如虎的通脹,這對新興經濟體而言,是個十分重大的政策改變。
最令市場人士驚訝的,莫過於去年秋季宣佈全球面臨「貨幣戰爭」的巴西。這個以出口業為主的國家,本月初竟然放棄限制巴西雷阿爾升值此防守線,當雷阿爾兌美元升穿1.6雷阿爾的重大心理關口,當局卻坐視不理,變相等於宣告在這場鬧得熱烘烘的戰爭中已戰敗。難怪剛於周六出席IMF會議的巴西財長曼特加發表聲明,再次指摘美國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現時大家所面對的經濟難題的罪魁禍首。
雖然次輪量寬政策即將結束,熱錢依然四處流竄,趕搭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尾班車,而資金再次流入新興市場,明顯是輪流炒作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