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解決全球失衡邁首步

G20解決全球失衡邁首步

【本報綜合報道】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議就解決全球失衡問題踏出第一步,各國同意制訂統一指引,透過公私債務、財赤、儲蓄率、經常賬等指標,評估各國失衡問題,而包括中、美、日等分別佔G20經濟規模逾5%的七大國,則必須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深入評估。
為化解全球失衡問題,避免金融海嘯重演,G20同意建立新的監控機制,並就如何量度失衡問題制訂指引,日後將以經濟模型、歷史數據、與別國及G20整體比較等4種方式,衡量各國的國債、私人債務、財赤、儲蓄率及經常賬水平,是否構成失衡問題,而各國的財政、貨幣及滙率政策亦是考慮因素之一。
是次評估將由IMF負責,被評為持續出現失衡問題的國家將須接受第二階段評估,以找出失衡問題的根源及解決問題的障礙。由於中、美、日、英、法、德、印度等七國經濟規模較大,一旦出現失衡問題,其禍延全球的機會亦較高,故必須接受第二階段評估。

中美日須接受嚴格評估

法國財長拉加德表示,今次會議就平衡全球經濟邁出重大一步,又指考慮到其中七國對環球經濟體系的重要性,這些國家必須接受較嚴謹的評估。
事實上,美國雙赤問題嚴重及中國錄得龐大貿易盈餘,一直被視為引致全球經濟失衡的主因,故兩國須接受較嚴格評估;為免有關決定予人針對中國的印象,其他大國亦同意自動接受進一步評估。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稱,對今次會議結果感到滿意。
下次G20峯會將於11月在法國康城舉行,屆時各國將因應上述及各國間互相評估的結果,進一步商討應對失衡問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