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國空襲利比亞,卡達菲抓狂,說這是「十字軍行動」。
十字軍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在西方文化史上,十字軍從來是正面的勢力,十字軍東征,爭奪聖城耶路撒冷,延綿血戰三百年,當然,死了許多人,本來以歷史學家的觀點,客觀、公正,無所謂正邪,因為如果十字軍是邪惡的,那麼康熙皇帝遠征準噶爾和青海,擴大中華帝國的版圖,秦始皇統一六國,也是邪惡的。
讀歷史,難在這個地方。在骨節眼上,既不可沒有是非的大判斷,卻又不可以婆婆媽媽的頭巾氣。人類歷史多戰爭,戰爭死人甚眾,一戰之後,卻動不動要從一千年的望遠鏡來看,是文明戰勝了野蠻,還是野蠻得勝,把一個民族拖進黑暗僵死的世代。
因為有時文明是要用武力來捍衞,甚至開拓的,這一點,與獨裁和暴政,要用血腥和恐怖來鞏固,是兩回事,在這一層的意義上,歷史不僅是文學的一支,也是科學之一種,而且還是靈光慧照的哲學。
「十字軍」(Crusade)這個詞彙,語義十年來起了變化,因為布殊出兵伊拉克,以十字軍自居。美國左傾知識份子對布殊有偏見,討厭布殊,遂與中東的伊斯蘭同一立場,反過來抹黑「十字軍」。
但十字軍在英語詞彙裏本來是好的事物。英國首相威爾遜一九六二年宣布:工黨是一支道德的十字軍。工黨不應該是「無產階級」代表嗎?怎與「帝國主義」的十字軍認同?
如果「十字軍」是個邪惡的形象,那麼十字架也該與納粹的卐相似。十字軍在中東屠戮阿拉伯人?希特拉也屠戮猶太人。基督教與納粹,不就是同一級了嗎?
這就剩下中國的儒家是人類文明正義勢力了?且勿高興。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漢滿蒙回藏,都是一個大家族,西方自然視中國人為成吉思汗的後裔。成吉思汗殺到東歐,黃禍所及,屠殺了兩億人,比十字軍和納粹加起來還多十倍八倍左右。這一點,不必謙卑推辭,是中國人的共同業績。
所以西方左派的「政治正確」,弄得水至清則無魚,醞釀反智的全球一體化。俄國的普京也加入此一行列,說聯合國制裁利比亞,是十字軍的召集會─那麼他家鄉聖彼得堡的東正教堂,又是什麼呢?
如果十字軍符號動搖了,引申下去,一九四九年前後的「革命」和「解放」,又是什麼?說到這裏,就是禁區了,篇幅剛剛好,幸好太高深了,在此打住,還是講點飲食資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