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年歷史的灣仔戰前唐樓綠屋建築群,將以文化藝術的新裝重生。市區重建局昨日公佈,將灣仔茂蘿街及巴路士街10幢戰前唐樓,重新活化為「動漫基地」的藝術社區。項目的營運合約由香港藝術中心投得,出租予動漫創作人舉行展覽及交流,修復的唐樓也會引入零售、餐飲及公共空間等設施,預計明年中完工。
記者:蔡建豪
列入保育活化項目範圍的灣仔茂蘿街及巴路士街,現時有10幢樓高三層的唐樓,估計1920年間落成,已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這是市建局首個以純保育活化、完全沒有重建元素的項目,也是首個以文化創意為主題的活化項目。日後的營運機構香港藝術中心不但毋須向市建局支付營運費用,市建局更會按月支付管理、營運及推廣方面的支出。
項目已完成建築設計概念圖,面對茂蘿街的一列唐樓,將按原來的建築模式進行復修加固,重塑木門、木窗及木樓梯等建築特色,並加建無障礙設施及現代化的消防系統。巴路士街的一列唐樓則因過於殘舊,會採用澳門大三巴的保育形式,只保留前面部份,再以天橋接駁茂蘿街的修復建築物。
活化後的空間,地面將會用作發展與藝術社區有關的零售店,以及設有一個約30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供動漫團體舉辦活動,以及讓公眾瀏覽。1樓主要為小型餐飲設施,為藝術社區建立觀眾基礎。2樓及3樓則為團體的工作室、活動及展覽空間。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指出,需投入2億元發展整個項目,場內將會分租給長駐及短期動漫創作人,長遠期望徵收市值租金。他承認項目不存商業考慮,「收番兩億冇可能」!但有信心場內約20個單位會全數出租,每月收回的租金應足以抵銷日常成本。
提供展示作品平台
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指,已與部份動漫團體洽商,均有租用的意願。動漫創作人需要的並非一個工作室,藝術區的特質是為創作人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以及與不同界別的創作人交流。香港動漫產業目前僅次於日本及美國。香港動漫聯會初步承諾,日後會將會址遷到藝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