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如果暫停QE?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如果暫停QE? - 潘國光

債券大王格羅斯於3月份沽空美債,而投行高盛則轉軚建議減持商品,兩者似乎均感到聯儲局正備受壓力,要於6月後暫停量化寬鬆政策(QE),故看淡美債和商品的走勢。
自08年金融海嘯後,聯儲局的QE政策製造了大量熱錢,推低美滙之餘,亦推高了全球股市,同時激發商品價格屢創新高。近來聯儲局多名「鷹派」官員先後發表強硬措辭,暗示6月後有暫停QE的可能,若然成事,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資金撤出美股是十分合理的假設,惟市況卻可能會出現以下的3種局面:

有3大可能

(一)資金由美股流入美元及美債──缺乏QE製造新錢,市場將傾向看淡經濟前景。如果投資者屆時仍相信美國削赤的決心,那麼由美股流出的資金就可能會流往美債,在套息交易平倉的支持下,美元亦會得到支持,商品將出現回吐,這似乎是高盛的想法。
(二)資金只流入美元避險──在看淡經濟的同時,由於國會對發債上限出現爭拗,投資者對美債前景亦缺乏信心,資金只願意停泊在極短期的美元存款,在股、債齊跌的情況下,美元得以享受其暫時的避險角色,這似乎是格羅斯的想法。
(三)資金從美股、債、美元撤至商品及外滙──由於美債信譽前景不明,資金若從美股流出,不一定能全數流入美債,流入金額亦不大可能足以應付每月過千億美元的發債量,若美股、美債同時受挫,則美元亦不見得能持久享受因套息交易平倉所帶來的短暫好處,意謂中長線美股、債、滙都有急貶的可能。
筆者認為,一旦聯儲局宣佈暫停QE,可能會先短暫出現局面(二),但最終演變為局面(三)的機會較大。
近日歐債問題及日本核危機同時擴大,加上奧巴馬宣稱可在10年內削減4萬億美元的財赤,美元理應受惠,但執筆時美元兌瑞士法郎及金價再創歷史新低,兌白銀則再創41年新低,市場無視聯儲局鷹派言論,對美元明顯地投下不信任票。此亦解釋了為何伯南克對暫停QE一直抱着猶豫不決的曖昧態度。
若真的要暫停QE,筆者預期美國發債機制將不能維持超過3個月的正常運作,年底前必須重新啟動第3輪QE,此亦是當前美滙勢危的主要原因。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在套息交易平倉的支持下,美滙短暫獲支持。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