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東歐戰將 欠持久力?

特稿:東歐戰將 欠持久力?

阿仙奴的俄羅斯國家隊隊長艾沙維今季表現平平無奇,與初到兵工廠有明顯的距離,給球迷感覺是高峯期已過,活力大減,不過是否全部東歐球員皆如此,前南斯拉夫國腳前鋒基保(圖)認為因人而異。
港甲曾有不少東歐球員落班,當中90年代初便有基保與巴古沙,這對來自當時內戰連年的南斯拉夫「孖寶」先後加盟南華,其中前者加盟南華已經32歲,但踢到2001年,即39歲始告別職業球員生涯,而球員生涯尾聲,速度確實較慢,惟技術沒有太大退化。
基保早前接受訪問時曾透露,年紀越大,便越要用腦踢波:「南斯拉夫球員的基本技術,在歐洲球壇出名優秀,就算年紀大,速度及體力下降,只要跟足操練,技術也不會生疏,當然,生活有規律亦很重要,像掛靴前幾季盡量減少夜生活,以保留體力場上拼搏。」
現於港會專注教青年軍的基保指出,球員征戰多年,自然累積一定比賽經驗,只要多點思考,很多時可預測到對手如何防範或接應隊友的傳送,在場上可以減少走不必要的路線,故不可說東歐兵便不耐戰。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