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5年前,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洩漏輻射,有個女仔將一隻沾染輻射物嘅手套放喺窗台,第二日窗台嘅植物就死咗!」藝術家黃詠楓有感輻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於是透過「回憶交換」,把當地居民對輻射回憶的信件,擺放在中環八號碼頭展出,希望市民反思使用核電的後果。
黃詠楓表示,三個月前她得悉綠色和平會到切爾諾貝爾考察,於是收集香港核電反思的故事,「25年前,因為切爾諾貝爾事件,香港有過百萬人簽名反對興建核電廠;今次日本地震,人人驚輻射就搶日本奶粉」;她把故事轉交綠色和平帶到切爾諾貝爾,並從當地收回十多個有關輻射的故事。上述的手套女孩,則最令黃詠楓感到震驚,「佢哋根本唔知咩係輻射,所以唔識得點去處理問題。」
反思核電帶來後果
黃詠楓把相片、信件、物品,製作成「記憶的藏寶格」,擺放在綠色和平在中環八號碼頭設立的「香港再思︰輻射家園?」展覽場地,希望市民反思使用核電帶來的後果。
另一參展的藝術家智海則繪畫核電受害者佈景板供市民拍照,「好想畀香港人知道,一個現代政府喺對處理輻射完全冇辦法,就算巨大財力、人力、物力,現有醫療亦處理唔到,保險賠償亦都唔會賠到下一代,政府唔好等到賴屎嘅狀況先做決定」。
同場亦會展出多項核電資料、核災難受害者個案,展覽期到本月27日。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呼籲市民參加下周日在中環舉辦的反核電大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