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總統大選,當時在民調中落後的共和黨候選人──副總統喬治布殊(老布殊)見勢色不對,決定改打經濟牌,大肆攻擊對手有意加稅,並公開申明自己當選的話絕對不會加稅。他的原話是這樣的:"Myopponent,myopponentwon'truleoutraisingtaxes.ButIwill.AndthecongresswillpushmetoraisetaxesandI'llsayno.Andthey'llpush,andI'llsayno,andthey'llpushagain,andI'llsaytothem,'Readmylips:nonewtaxes.'"(我的對手不排除加稅。我卻一定不加稅。不管國會怎樣推,怎樣施壓,我都會反對加稅,我都會跟他們說:「不加稅!」)
這個承諾再加上對手一錯再錯,老布殊終於有驚無險入主白宮,出任總統。但他上任後美國經濟開始轉壞,財赤大幅飆升。為免聯邦政府關門,老布殊最終同意增加汽油稅、入息稅等以增加政府收入,紓緩財赤。可惜,這種反口食言的做法不但成為克林頓等民主黨政敵攻擊他的彈藥,更令老布殊被共和黨右派視為「叛徒」,對他大加鞭韃,並在大選時離棄他,改為暗中支持提出劃一低稅的富商RossPerot。老布殊也在共和黨分裂,RossPerot搶票下敗予醜聞纏身的民主黨「新仔」克林頓。
說起這段舊事只為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加稅已成當代共和黨最大的禁忌,已成共和黨領導層及候選人的「死亡之吻」。資歷深如老布殊就因此而失寵,被黨內有力人士棄如敝屣。近幾年茶黨(TeaParty)興起,成為共和黨內之黨,掌控了共和黨的命脈。顧名思義,茶黨師承反英獨立鬥爭時的波士頓茶黨運動(BostonTeaParty),核心信念是反加稅,反對政府胡亂向人民徵稅。茶黨的興起,意味共和黨反加稅的傾向只有更強更堅決。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總統奧巴馬幾天前提出的四萬億減赤長期方案可說注定失敗,並將令白宮與國會,民主黨跟共和黨之間鬥爭角力不斷。
不管奧巴馬怎樣包裝,不管奧巴馬怎樣把加稅說成削減稅務開支,任何人聽過他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演說後都會得出一個重要結論,那就是減赤不可能不加稅,減赤不可能不要求富裕階層多付一點稅收。奧巴馬的邏輯很簡單,美國聯邦政府開支八成以上是減無可減或人民不願意減的,包括軍費、失業保險、低下層醫療補助、長者醫保、退休金等,只剩下百分之十二左右的開支如公路維修、國家公關管理、研究開支等有削減的餘地。但即使大幅削減這部份開支一半或更多,騰出的錢仍相當有限,連一萬億美元的國債利息也支付不了,更不要說減債了。只有加稅,特別是向高收入(年薪二十萬美元以上)階層加稅才可能扭轉乾坤,真正達到減赤的目的。此所以他在演說中一再強調有能力的人該為解決國家問題多付出一點。
但正如我們在開首時指出,加稅特別是向富裕階層加稅已成共和黨taboo,任何有意選總統的共和黨人都不會為奧巴馬的加稅措施背書的,任何還想在共和黨保住影響力的人都不可能接受奧巴馬的減赤計劃。他們將會全力跟奧巴馬對着幹,杯葛他的計劃,以顯示自己的忠誠。在共和黨寸步不讓下,奧巴馬再努力只怕也無法推動這個四萬億減赤大計。
盧峯
逢周二、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