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瑪麗醫院早前有女病人懷疑在病房感染退伍軍人症。衞生防護中心調查後,證實在女病人曾留醫的深切治療部病房的水龍頭及加護病房的花灑,發現退伍軍人症桿菌;當中花灑的水樣本含菌量超標11倍。
水缸無退伍軍人菌
瑪麗醫院一名81歲女病人早前證實感染退伍軍人症,衞生防護中心在該病人曾入住的深切治療部C2病房及C4加護病房,抽取18個水樣本化驗,發現C2病房的水龍頭及C4病房的花灑均含退伍軍人菌屬菌種,濃度由每毫升0.1至12個菌落形成單位不等,其中濃度最高的一個樣本,是來自C4病房花灑。但樣本無發現最常引致病人感染的退伍軍人症桿菌血清型第一型。
防護中心從供水予這兩個病房的水缸抽取的水樣本,沒有發現含菌,顯示水源沒有受污染。從病人家中抽取的環境樣本亦沒含菌。根據國際標準,當退伍軍人桿菌在熱水和冷水系統的濃度超過每毫升0.1至1個菌落形成單位時,便須採取防控措施,包括消毒。瑪麗醫院已暫停使用受污染的水源及加強採取感染控制措施。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事件顯示醫院的微生物監察不足,以往有關病人受感染及環境含菌的監察不夠科學,未能了解實際情況,故公立醫院應立即引入退伍軍人症快速測試,以掌握病人受感染情況,特別是歷史較悠久的瑪麗、屯門、廣華及東華醫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