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稱,面臨油價、食品價格飆升,對抗通脹成為新興國家當務之急,令其一直以來抗拒本國貨幣升值的態度有所軟化,包括中國、巴西、南韓、智利等地,已先後容許其貨幣升值,以紓緩部份通脹壓力。
雷阿爾1個月漲6.5%
之前以巴西為首的新興國家仍指摘美國藉推行量化寬鬆措施,人為地壓低美元滙率。一眾新興國家更頻頻干預滙市,避免本國貨幣升值,打擊出口競爭力,當時全球「貨幣戰爭」一觸即發。
惟近日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引發通脹升溫,迫使新興國家轉移戰線,全力對抗通脹,甚至容許貨幣升值,以紓緩通脹壓力。巴西上周便任由該國貨幣雷阿爾升穿每美元兌1.6的心理關口,現徘徊每美元兌1.58雷阿爾的水平,較3月中大幅升值6.5%。
與此同時,中國自年初至今已讓人民幣升值近1%。而南韓亦擬透過讓韓圜升值,減輕通脹壓力,韓圜兌美元過去1個月已升值約4.5%。智利周二則宣佈加息半厘,是連續第二個月加息,並暗示會進一步上調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