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GDP增9.7%超預期中金︰企業盈利存憂 籲慎買A股

內地GDP增9.7%超預期
中金︰企業盈利存憂 籲慎買A股

【本報訊】中國首季投資消費保持暢旺,國內生產總值達9.7%,高於市場預期。不過,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亦升至5.4%的32個月新高,市場對中央加大緊縮政策的疑慮正在升溫。中國最大投資銀行中金建議,投資者應對A股抱謹慎態度。 記者︰周燕芬

中金發出預警不難理解,中央出盡計謀遏通脹,惜通脹越見壯大。中金認為,通脹已令經濟增長速度減慢,企業盈利增長亦受限制,因此買賣A股要謹慎。中金看法明顯與高盛、摩根大通、麥格理等多間大行看好內地股市有出入。

通脹5.4% 6月恐闖高峯

3月通脹上升至5.4%,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分析,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數低的翹尾效應影響,新漲價因素影響只有2.2個百分點。若與2月比較,通脹實際跌0.2%,說明中央物價調控措施效果初現,他相信物價維持穩定是有可能的。
他強調,中央能控制通脹在此水平並不容易,因為在全球流動性十分充裕下,其他新興經濟體如巴西、俄羅斯和印度,3月通脹分別達6.3%、9.5%和9%左右,但她們的經濟增速較中國為低。他亦承認,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並建議企業加大內部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結構升級,來消化這些壓力。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認為,通脹壓力與首季經濟增速相比,還是可以承受的;中國反通脹措施已開始見效,CPI會緩慢回落。內地貨幣流動性過大,不單是央行貨幣供應多,外滙儲備、熱錢進入以及貿易長期順差均是成因。

專家料隨時再加準備金

內地通脹升至5.4%,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認為,人行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迫在眉睫。該行預期下一個通脹高峯為6月,料高達5.5%至6%;投資者宜保持謹慎,市場或再掀起新一輪中國經濟硬着陸的負面情緒。
瑞信報告則指,數據紓緩了對經濟增長的疑慮,但通脹持續高企,將令貨幣緊縮政策延至下半年;該行料全年貸款利率仍有1.35厘的上調空間,存款準備金率則再加1至2次。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策略師廖群指,由於經濟增長及通脹均較預期強勁,該行將預期中央今年加息和加存款準備金率的次數各增加一次,存款準備金率或於數日內再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