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說謊 14區英中競爭加劇中學減班 減至6區學額不足

教局說謊 14區英中競爭加劇
中學減班 減至6區學額不足

【本報訊】200間中學將於新學年減班,當中一半是英文中學。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曾揚言減班不會降低學生入讀心儀中學的機會,但昨日公佈的中一統一派位選校一覽表顯示,由於英中學額大減近1,800個,今年英中平均5.9人爭一個學額,當中14區爭奪英中情況將比去年激烈。此外,有六區學生因區內中學減班「減凸」,令跨區升中的人數大增。
記者:倪清江

新學年升中人數較去年下降7%,減少約4,400人,跌至約57,700人。由於100所英中新學年起中一減一班,今年撥作受校網限制派位的英中學額,將比去年下跌15%,只餘9,808個,減少1,788個。
去年平均5.4人爭一個受校網限制的英中學額,今年增至5.9人。最激烈依然是沒有英中的離島區,但因撥歸離島校網的他區英中學額比去年增近一倍至25個,每席爭奪人數減少一半至52.6人;南區和西貢區分別逾10人爭一席。
有14區爭奪英中學額平均人數比去年上升,最嚴重是全區減班的北區和大埔區,分別多出1.5人爭一英中學額;東區、油尖旺、葵青、荃灣和元朗,也各多了1人爭一英中學額。其他多區競爭英中學額也加劇,只有中西區、黃大仙和九龍城競爭情況維持不變。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有六區因區內學額供應不足,需從鄰近地區撥入學額「填數」,包括被指令減班的官中英皇書院所屬的中西區。

三區減凸 元朗重災

灣仔、觀塘、荃灣、元朗和北區本區學額也不足;荃灣、元朗和北區更全區減班而「減凸」,撥入的他區學額倍數增加,其中元朗增加3.5倍至447個,首個公佈全區減班的北區也增加3.3倍,由65個增至283個。
元朗區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表示,該區過往一直學額不足,不過此情況只會延續多一年,「冇減班就夠學額畀全區學生,家長都冇乜嘢意見,因為計晒兩個區,有成70間學校畀佢哋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