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人民幣債券、人民幣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後,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新股匯賢產業信託(87001)亦正公開招股,面對近日人民幣投資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卻大潑冷水,認為市場對人民幣投資產品的熱情與憧憬已超越現實,恐市場難以消化陸續出台的人民幣產品。
存款縱升 難吸納新產品
現時本港人民幣存款直逼5000億元,較去年6月時激增逾3倍,韋奕禮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大量人民幣流入本港銀行體系,但並不代表本港有能力一下子推出大量人民幣投資產品;儘管人民幣存款確實明顯增加,不過,這不意味有關存款可轉化為充裕流動性,應付陸續有來的新產品。
隨着中國在國際舞台上逐漸冒起,越來越多投資者押注人民幣將大幅升值,以致雖然人民幣存款息率僅0.4至0.6厘,惟存款增長速度未有因此減慢,息率較一般在港上市的房託還低的匯賢,招股成為城中主要話題,同時也吸引各金融機構爭相推出新的人民幣投資產品。
除各大基金公司推出各項人民幣投資產品,企業亦在人民幣市場分一杯羮,合和公路(737)、中國重汽(3808)及春天百貨(331)等企業相繼發行人債,中升(881)日前表示擬發行優先票據,消息指該批3年期人債目標金額20億元人民幣,若成事,將成為非國企發行規模最大的點心債。
環球資本市場穩步復蘇的同時,投資產品的複雜性亦相繼增加,將會加盟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的韋奕禮,駁斥由於各國之間的法律差異正創造所謂「監管套戥」漏洞的說法,他指在總體層面上,各國在金融改革問題上肯定趨於一致,在技術層面上雖然存在一些差異,但努力的方向是消除這些差異,使市場無法逃避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