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Surprise不旺丁 不旺財 上海F1搵人睇

SportsSurprise
不旺丁 不旺財 上海F1搵人睇

F1近年在亞洲區急速拓展版圖,今季已有7個亞洲賽站,但本周五起展開的上海站,作為中國F1賽場的「開荒牛」,經過7年時間仍未能帶起國內的賽車文化,每年入場人數偏少、氣氛不足、年年虧損……,F1上海站是否死路一條?

每年的F1賽車均為國際體壇盛事,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到賽區觀賞賽事,提升該市的國際形象,是主辦城市的賣點之一。只是在過去7年間,F1上海站淪為「不旺丁、不旺財」的活動,當初興建賽車場等開支,當局動用了超過50億元人民幣;可惜,從入場門票、酒店住宿等收益,也不能彌補賽站每年虧損逾兩億元人民幣。

2010年--多空凳
面對入場人數銳減,F1上海站主辦單位正出招救亡;圖為去年上海站試車日情況。
資料圖片

2007年--多車迷
2007年F1上海站賽事,車迷仍多,氣氛不俗。
資料圖片

門票貴入場人數銳減

事實上,若非國際速遞公司UPS贊助,上海主辦單位也未必願意再與F1簽約7年,令賽事繼續在中國舉行。而上海站入場觀看比賽人數逐年下降,由05年高峯期的26萬至09年低潮期的12.5萬;原因與中國汽車工業未成熟、缺乏中國車手參戰,觀眾欠缺投入感、參與賽車活動太昂貴等有關。
多個舉辦F1賽事國家,本身亦有國際知名度的車廠,如德國平治、日本豐田(已退出)及意大利法拉利等,這些著名車廠會藉F1提升品牌的銷量。不過,中國汽車工業雖有逾40年歷史的東風汽車,但因技術未達國際水平而未有投放資源在賽車事業。相反,國內的宗申電單車早已進軍賽車界,可惜因國內實行「禁摩」(限制電單車)條例後,決定放棄國內巿場;本港著名電單車手張煒安指:「除宗申外,很多國內電單車隊亦開始減少投放資源在中國巿場。」
另外,F1上海站門票被外界批評太貴,以致入場意欲低,不少F1車手亦曾表示上海站氣氛不足;賽會今年已安排減價措施,以及安排當地學生入場觀戰,培養他們對賽車的興趣。不過,本周五上海站試車賽單日票雖然只售80元,但最貴的套票價格則逾3,000元人民幣,故調整票價成效如何,還要看下周日(17日)正式比賽時的入場人數。

去年F1上海站冠軍為麥拿侖的英國車手畢頓(左一)。
資料圖片

中國希望在富三代

中國在「硬件」上暫未達標,亦直接影響國內車手打入F1賽場的機會;國際汽車聯盟亞洲區主管雲維熹表示:「中國多番盛傳有車手可登陸F1車壇,我認為發夢得實在太早。」
雖然F1在中國發展未如理想,但ESPN的F1評述員陳恩能認為,未來仍然樂觀:「中國的富二代未正式玩賽車運動,但他們有讓子女上賽車學校玩這項運動,故中國賽車手登陸F1,應要展望富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