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提升「物價控制級別」。隸屬中央的全國工商聯旗下24家商會發聯合聲明,號召私企要穩定物價及不要串通加價;國務院常務會議昨重申,要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聲明涉及行業達24個,受影響在港上市的消費企業更超過50家,由食品、醫藥到汽車業均受牽連。若最後演化為「限價令」,打擊面將大過08年。
記者:陳健文、吳綺慧
工商聯昨於網站上登出24家商會發出的聯合聲明,標題為「保供應、穩物價、促和諧倡議書」,號召私人企業要穩定物價、不囤積居奇、不哄抬物價,以及不以協定和決議等方式操縱價格,更不可濫用行業優勢,要千方百計保供應,為國分憂穩物價。
不包括百貨飲料業
有份發出聲明的商會涉及行業非常廣泛,包括醫藥、水產、化妝品、服裝、旅遊、家具裝飾及汽車銷售等,而日前傳出將有份參與發出聯合聲明的百貨、飲料、奶製品及家用電器等業界協會,於名單上則未見蹤影。
對於工商聯的號召,內地最大超市經營者華創(291)表示,尊重政府呼籲,並會在價格審議上平衡社會各方的利益。被「叫停」加價的康師傅(322),其財務長林清棠表示,理解政府對通脹的憂慮,故早前與發改委溝通後,公司亦已決定暫緩提價,未來會透過增加銷量來減輕成本上漲的影響。
另一名主要消費品企業的管理層昨亦確認,月初確有發改委人員主動進行約見,但據理解,發改委主要是針對一些趁亂大幅漲價的企業,如白酒就是主要規管對象,一般因成本上漲而小幅度加價,政府仍然會允許,但必須要低調。
於08年1月時,中央鑑於當時基本通脹及食品通脹高達7.1%及18.2%,中央曾宣佈推出「臨時價格干預措施」,要求與民生相關的食品企業,加價時都必須事先提出申請,主要是針對糧、油、豬肉、蛋、奶等一些具規模的生產企業。今次若最後演變為「限價令」,打擊範圍有機會較08年更大。
憂打擊範圍大過08年
對於中央今次似乎有意把價格干預範疇推至更廣闊層面,有外資分析員認為,政府今次似是姿態性質居多,除食品及飲品企業外,其他行業要進行價格管制,根本是無從入手,今年中央多次表示關注物價,影響已反映在消費股表現上。
食品股或受影響
康師傅(322)
昨收市:19.84元 變幅:-0.60%
雨潤(1068)
昨收市:27.95元 變幅:+0.36%
恆安(1044)
昨收市:62.90元 變幅:+0.40%
旺旺(151)
昨收市:6.85元 變幅:+0.44%
華創(291)
昨收市:32.50元 變幅:+1.40%
中糧(606)
昨收市:9.26元 變幅:+1.98%
統一(220)
昨收市:4.35元 變幅:+2.11%
話你知:工商聯代表中央
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成立於1953年,簡稱全國工商聯,又稱中國民間商會,是直接由中央領導的組織,是中央與工商界、私營企業及與經濟活動有關的協商橋樑。該會主要工作包括:與企業協調以配合中央政策、推動經貿交流活動、平衡民商利益。
工商聯旗下再按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各行各業細分。全國縣級以上的工商聯共3345個、縣級以下共26359個,行業組織則14251個,網絡覆蓋全國。工商聯的會員包括來自企業和團體、個人等,共271萬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