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日建議大幅增加明年特首選舉的經費上限,由原來950萬元狂加至1,300萬元,聲稱是應付2001年累積至今的12.8%通脹。學者與曾參選特首的泛民議員,均質疑政府狂加經費上限不合理,令泛民明年更難派人參選。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批評政府建議是「司馬昭之心」,「如果150個選委門檻打你(民主派候選人)唔沉,仲有呢個方法打沉你」。 記者:林俊謙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昨午在政府總部召開記者會,宣佈政府建議將明年行政長官選舉的開支上限大幅增加三成六,由現時950萬元上調至1,300萬元。林又不點名指出,上次特首曾蔭權在選舉已用上超過800萬元,達經費上限950萬元逾八成,所以有需要調整上限,並將過去估算上限時未有納入的選舉聚會,例如造勢或誓師會、巴士巡遊和討論會等開支,納入2012年經費上限估算。
「仲有呢個方法打沉你」
擁有320萬名選民的立法會區議會功能組別選舉(即超級區議會),政府將選舉經費上限定為600萬元,卻對只有1,200名選民的2012年特首選舉經費上限定為1,300萬元,林瑞麟辯稱,由於特首選舉不容當選人具政黨背景,所以「佢哋未必喺地區上有基礎同埋辦事處,向市民解釋政策」,政府要預留空間讓特首候選人舉辦地區論壇,向市民解釋政綱。
2007年與曾蔭權競逐特首的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批評,林瑞麟提出的建議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質疑政府明顯透過狂加選舉經費上限,讓北京欽點的候選人擁有更多優勢,進一步打壓泛民派人參選特首,「如果150個選委門檻打你唔沉,仲有呢個方法打沉你」。梁認為,2012年未實行普選,政府早知泛民無可能當選,但仍採取上述打壓手法,做法非常過份。民建聯、工聯會則指政府建議合理。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明年舉行特首選舉仍是1,200人的小圈子選舉,質疑政府狂加特首選舉開支上限理據不充份,令財力薄弱的人士更難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