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尼拉人質慘劇生還團友易小玲與陳國柱,索償時遭保險公司百般刁難,令人質疑旅遊保險的可靠性。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透露,業界正擬擴大旅保的人身意外保障範圍,可根據傷殘程度或無法從事原來工作來提出分級索償,預計修訂版旅保最快今年夏天出爐。
記者:黃偉駿、張文傑
易小玲與陳國柱在人質慘劇中,分別遭魔警門多薩一槍毀容,及造成雙手不同程度的永久傷殘,但仍然未符合承保的美亞保險公司的完全永久傷殘定義。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經過今次慘劇後,保險界正在醞釀,擴大旅遊保險中的意外保險保障範圍。
現時三至四天的短途旅行團,市民只需支付大約130至160元旅遊保費,分配在人身意外的保費,只佔非常少部份,變相令人身意外的保障範圍,變得非常狹窄,令即使是易小玲、陳國柱這類身體已經遭到嚴重傷害的投保人,仍然得不到賠償。陳健波透露,已經有一至兩間大型保險公司率先擴大旅保的人身意外保障範圍,最快兩至三個月內推出,預料業界稍後會跟從。
像獨立意外保般計賠償
修訂後的旅遊保險,會像獨立的意外保險般計算賠償方法,界定是否屬永久傷殘時,採取分級賠償機制,例如截斷一隻手指賠百分之五至十、一隻眼或一隻手賠百分之五十,「其他冇講到明嘅傷殘,就由保險公司決定賠償額,跟番醫生嘅報告。」
他相信修訂後的旅保,可令更多人成功索償,「家嘅旅保,要百分百先有得賠,冇比例計算,一旦出咗事,成功索償機會唔大」。他續稱,喪失工作能力的定義也會相應放寬,例如事主只要無法從事原本的工作,已符合索償資格。
本港每年外遊人次多達6至7,000萬,陳健波指出,有多達八至九成港人會購買旅遊保險,預料擴大人身意外保障範圍後,旅保保費無可避免要增加,他個人估計最少要加三至五成,例如現時四天團的旅保保費160元,日後便可能增至最多240元。
易小玲傷勢為例逐樣賠
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副教授葉永玉表示,有一套國際認可標準判決一個人的傷殘程度,主要根據截肢的幅度、失去的感覺、肌肉剩餘能力等程度。以易小玲為例,她失去左手拇指,右手中指及食指喪失功能,但也需考慮其工作能力及應付日常生活的能力有否受影響;而易小玲的右邊下顎被打碎、右耳喪失部份聽力,亦可以逐個部位評估,再按國際標準訂出殘廢的百分比。不過,將來保險公司會否採用國際認可標準判傷,仍是未知之數。
香港旅遊服務業員工總會上月訪問243名市民,發現只有52.3%在旅行團包含的保險外,再額外購買個人旅保,當中逾六成經旅行社購買。受訪者中有58.5%認為旅遊保險的索賠指引不清晰或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