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瑪麗醫院病房水喉水發現退伍軍人桿菌,令一名老婦感染,該院總感染控制主任鄭智聰指出,該院建築殘舊,水箱的水質樣本雖無桿菌,但已有銹迹,又無法檢驗牆內的水管是否有菌,故暫未確定桿菌源頭,不排除再在食水樣本找到高致病桿菌。微生物專家估計一些舊醫院可能有兩三成病房的水喉水含菌。
天台水箱滿佈銹迹
瑪麗醫院發現病房水喉水含菌後,並無通知病人及醫護人員,院方昨臨時舉行兩場「認識退伍軍人症」講座,向過百名醫護及病人等交代事件,同時在驗出有菌的C4外科加護病房貼出告示。
鄭智聰在講座上不斷強調,院方已盡快公佈事件,又展示親身攀爬醫院正座天台水箱抽樣本化驗的相片,相中清楚顯示水箱滿佈銹迹,「呢個證明醫院有好耐歷史,但我哋依足標準定期清潔水箱,樣本冇發現有菌」。他承認,現時仍未找出桿菌源頭,有可能再有新個案出現,「我哋都唔排除會繼續有零星嘅個案出現,因為瑪麗醫院都有好長歷史,牆裏面啲水管生銹成點,我哋係掌握唔到」。不排除之後在食水樣本中找到高致病血清一型桿菌,「水管彎彎曲曲,之前可能抽唔到某啲位置嘅菌」。
估計源頭在水管內
他提醒醫護要提高警覺,如發現肺炎病人接受抗生素治療後無效,有可能是感染退伍軍人症。該院院長陸志聰指,水源含菌與醫院樓宇老化有密切關係,會向醫管局爭取盡快落實重建計劃。該院主座供水系統使用年期約20年,最近一次在上月5日洗清水缸。
昨日C4病房的廁所仍然封閉,停止食水供應;多名醫管局人員於醫院地下噴水池旁視察水池運作情況。但同樣驗出有菌的C2深切治療病房則未有停用水喉水,發言人解釋是因為只發現微量桿菌,且病人不會直接使用水喉水。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相信,桿菌源頭或在陳舊的水喉管道,但防護中心並無在同一供水系統的其他病房抽取樣本化驗,何認為其他病房找到病菌並不出奇,但器官移植或血癌等高危病人,是使用經消毒的食水,故毋須過份擔心。
他認為,舊式樓宇的食水系統可能是退伍軍人症溫床,政府應進行一次全港性評估,為較舊式醫院及安老院檢驗水質,評估退伍軍人桿菌在食水系統的普遍性,再制訂防範措施,「我估喺舊醫院二、三成病房啲水都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