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的石原慎太郎第4次當選日本東京都知事。打敗了強勁對手。石原是3月11日大地震當天突然宣布參選的。3月14日他說:「日本人的自體意識過於偏重自我,凡事都以私欲為主。透過這次的海嘯一次洗清掉這些執着。我覺得或許是所謂的天譴。」石原的「天譴論」激怒了不少日本民眾,有人甚至要他滾出日本。石原在3月25日對記者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說日本人墮落了、私欲橫流、政治也受到拖累,地震是對這一現狀的巨大懲戒。」日本人接受石原的解釋,天譴論反而提升了他的人氣,助他當選。
08年汶川地震時,我在「蘋論」中也發表過天譴論,當時受到鋪天蓋地的批判,不久前還有人藉此批判抽水。實際上,我這篇發表在08年5月13日的文章,無一句說天譴是上天譴責災民,而是說依中國古代非科學的傳統,地震天災被認為是上天給當權者的警告。石原的天譴論則指明地震是對所有日本人墮落的懲戒。但日本人終願意接受他提出的警示。可見日本民族是有自省能力的民族。中國則相反。
與天譴接近的,西方也有「耶利米現象」。耶利米(Jeremiah)是猶太王國末期的先知,別號「哭泣的先知」。舊約聖經就有著名的《耶利米書》,記載這位先知嚴斥猶太人的罪惡與墮落,包括君王和眾百姓都一樣。警告他們雖是神的選民,但若不悔改歸神,就無法獲得救贖,必遭仇敵毀滅。但沒有人聽他的。最後,耶利米親眼目睹自己預言應驗,耶路撒冷淪陷,大批猶太人被驅離家園,成為「巴比倫之囚」。
「哭泣的先知」,中國也有人稱之為「烏鴉嘴」。對此亦有典故,明天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