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去年出辣招,開徵額外印花稅擊退炒家,昨出現一宗疑似額外印花稅後沽貨成交。涉及物業為荃灣中心5座一個413方呎細單位,業主剛以190萬元沽出,單位今年初才以165.1萬元購入,持貨僅3個月,升幅15%,按新增額外印花稅,若由業主支付有關稅項,原業主「食白果」兼要蝕使費。
不計炒樓稅賬面賺15%
市場消息指,原業主今年1月簽訂買賣合約,其後曾叫價195萬元放售。消息指,單位近日透過區內小型代理行易手,以市價190萬元售出,呎價4600元。原業主賬面賺24.9萬元,惟新例下,上述個案須繳付額外15%印花稅(28.5萬元)予政府,若由原業主支付,未計佣金及律師費等開支,已蝕3.6萬元。
有指上述單位原業主姓黃,與友人合夥持有共3個荃灣中心單位,是次「蝕沽」其中一伙,其餘另外兩伙物業未知是否同步放售。代理表示,現時包括新印花稅(簡稱SSD)放盤個案不多,即使放售,由於須徵高稅,叫價較購入價高近40%,以保利潤。
新稅後購入盤多放租
龍頭屋苑鰂魚涌太古城,約有7至8個SSD放盤,部份同步放賣放租。中原首席區域營業經理張光耀指,雖然樓價上升,惟去年底至今,大部份升幅未達15%或以上,因而新稅後購入單位業主,放賣個案不多,相反,普遍業主打算放租,若一年後樓價仍高企,屆時轉售,繳付額外印花稅較低,斬獲或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