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日報上看到了一張有如翹翹板式的木椅子,是設計師劉少康的傑作。這張椅子可以搖呀搖,只見他坐一端,另一端空着,這張照片,引起了聯想翩翩。
年輕時,坐在椅子上的時光的確很長,死讀書、背書、看書、寫作,人到中年,坐在椅子上的時光少了許多,坐在車上的歲月比較長,東奔西跑一腳踢,活動得很。上了年紀,坐在椅上的歲月又回來了,有一段時間,還沉迷四方城,不知東方之既白,簡直叫臨老入花叢,央來三隻腳樂此不疲,如今,那些腳兒在天上的比在地上的還多,思之黯然。
這張椅子的設計師不知道有沒有想過,到底什麼人會買下它?一定要有一個相看兩不厭的人,一定要有一個亦步亦趨緊緊相隨的人,一定要有一個彼此有說不完的話、椅中日月長的人,好難啊,年輕時都很渺茫,還沒有真的上了年紀就早已不做如是想了,這張椅子肯定與我無緣。
看着那設計師自己坐低了的那一端空出的座位,四眼發出黯然之色,難道不是斯人獨憔悴。一張翹翹椅,還沒坐上去,也不可能坐上去,許多音容笑貌浮現,真是思緒飄呀飄的……好像是春天,好像是一個下着細雨的黃昏,或者下午的書房,而日子正當少女……人生也許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才最堪回味。
一張翹翹椅,別說什麼平衡哲學,生生不息什麼的,太深奧,太複雜了,翹翹椅,也不一定那麼溫馨、穩固,況且,老守着一個人,一不小心,對坐那人猝然起身而去,因住摔了個四腳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