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教授董藩在微博向學生提出要求:「當你40歲時,沒有4000萬身價(家)不要來見我,也別說是我學生。」董藩認為培養學生的財富意識是他的工作內容之一,「高學歷者的貧窮意味着恥辱和失敗。」
北師大是培養教師的搖籃,教師的教師此言一出,網民反應激烈,有人質疑董藩是否已累積了4000萬身家,要求稅局調查其收入來源。董藩其後再發微博說明4000萬一說只是激勵學生鬥志。
董藩的4000萬,與藥家鑫的辣八刀,有一個共通點,它們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甚至可以說是普遍性。在藥家鑫之前,大陸司機撞傷途人後用車反覆輾壓傷者至死的案件屢有發生,受害者中不乏幼童。而以金錢論成敗,不只是一個人、一群人或一類人的價值觀,而是整個國家的價值觀。大國一味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國民道德教育,以經濟崛起作為爭取國際話語權的手段,漠視文明世界的普世價值,也難怪所謂的精英一族公然宣稱「高學歷者的貧窮意味着恥辱和失敗。」
當金錢成為衡量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對道德、修為、知識的追求都成為不切實際的事,追求知識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知識本身,而是為了用知識換取學歷,再用學歷贏得金錢。放眼皆是唯利是圖、急功近利的人,但求眼前利益,沒有道德承擔。這個,不正是目前大國最大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