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夏財路】中環甲級寫字樓租金去年升三成,今年首季續上揚,國金二期寫字樓新近以呎租180元租出,逼近08年金融海嘯前水平;中環乙級寫字樓的呎租亦水漲船高,剛創業或只有三數名員工的小企業,若希望在中環設置辦事處認真苦惱。有個人投資者覷準這商機,把自置物業改為商務中心出租。在港經營逾18萬平方呎商務中心的CompassOffices,希望4年內把生意上市。
記者:高淑嫻 林靜
賭王何鴻燊外甥謝天賜,向來有投資寫字樓作收租之用,眼見中環寫字樓租金近半年不斷上揚,商務中心應大有可為,適逢他在中環荊威廣場買入的一層寫字樓租約去年底約滿,他靈機一觸,今年初斥資300萬元把全層裝修為商務中心,改名為克頓商務中心,上月開始招租。
改裝後收租增逾倍
雖然謝天賜今次設立商務中心純屬玩票性質,但亦計過數,若商務中心全部房間租出,收益率較以往可觀。他09年以3200萬元購入該層樓面4400平方呎的寫字樓,舊租約每月收租約16萬元。改為商務中心後,分為15間1至5人用的房間,租約期可以是按月、半年及12個月計算,12個月租約的房價較低,介乎6500元至4.4萬元不等,假設全部以12個月租約租出,每月租金約35萬元,呎租80元;租金收入增逾倍。
謝天賜坦言,「在香港屬於乙級的寫字樓,業主持有數千呎樓面,不大不細,未必容易出租」,改裝為商務中心,免去租客租用樓層初期要投入的裝修費用,反而有助提升吸引力,近年三五成群自行創業的對冲基金、投資公司、獵頭公司、律師行及科技網站公司興起,中環商務中心為他們提供理想的寫字樓選擇,「純粹買樓收租的日子已經過去,業主一定要為物業增值」。他希望3個月內把全層租出,並考慮在同一座商廈或中環物色其他寫字樓,購入後再改為商務中心出租。
Compass冀4年內上市
09年創立的商務中心企業CompassOffices也是看中中環寫字樓對某類租客吸引力,規模越做越大,現時在中環、灣仔、金鐘及銅鑼灣約十幢商廈經營超過18萬平方呎商務中心,還考慮4年內上市。
創辦人鍾永良表示,該公司是本港唯一仍然拓展版圖的商務中心,位於中建大廈、友邦廣場及海富中心的商務中心近月陸續開業,又剛收購金朝陽大廈一個商業中心,現正物色九龍區的商廈。
原先經營獵頭公司的鍾永良,兩年前毅然開辦商務中心,正是受過商務中心收費高之苦,「我都有租用商務中心經驗,但有好多隱藏收費搞到谷鬼氣,為啖氣,於是自己開,我明白生意人要求,所以受租客歡迎。」搞商務中心秘訣正正是公開收費準則及完善電腦設備。
不過,Compass與謝天賜開設商務中心最大的分別,是謝氏本身是業主;Compass則主要租用寫字樓樓面再出租,本身都是租戶,遇上業主加租,如何把成本轉嫁呢?
鍾永良解釋,Compass在金融海嘯後成立,當時中環寫字樓租務低迷,旗下樓面幾乎全部以低租金簽訂的6至10年長約,享有低成本優勢之餘,亦相信向客戶收取的租金可隨市場上調。而且,該公司在合適時機會轉租為買,「我都是投資者,未來營運模式,希望一至兩成中心樓面屬自置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