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不齊 九成人從未接受矯正治療哨牙、爆牙、倒牙 易致牙周病

牙齒不齊 九成人從未接受矯正治療
哨牙、爆牙、倒牙 易致牙周病

【本報訊】爆牙、哨牙、倒及牙、牙縫過大等均是常見的牙齒不齊問題,除影響外觀,更會增加蛀牙和牙周病風險。調查發現,市民普遍對牙齒問題認識不足,不但未有接受矯齒治療,連日常刷牙也不注意。牙醫指,牙齒不齊可致發音不準和咀嚼問題,令人說話時口水花四濺,儀態盡失。 記者:林潔華

香港矯齒學會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就市民對牙齒不齊的認知情況,在今年3月至4月進行電話調查,訪問1,015名18歲至40歲市民。調查顯示九成人從未接受牙齒矯正治療,當中八成人認為牙齒不齊會影響口腔健康,但普遍不知道牙齒不齊會增加蛀牙和牙周病風險。受訪者一般只關注牙齒不齊對社交有負面影響,但忽視對進食或口腔健康造成的問題。此外,只有三成受訪者知道成人也可以矯齒。

牙周病嚴重牙會鬆脫

該會副會長劉潤華醫生表示,大部份港人的顎骨和牙齒大小都有不脗合情況,「顎骨太細啲牙會逼,太大又會有牙罅,因而出現牙齒不齊問題」。由於牙齒不齊容易藏有食物殘渣,又難以徹底清潔,容易積聚牙菌膜,令蛀牙和牙周病的風險大為提高,「牙周病會令牙肉發炎、收縮,嚴重啲牙會鬆脫」。

須定期接受齒科檢查

劉稱,牙齒不齊也會影響日常社交,例如倒及牙與咬合過深會影響咀嚼及發音,若牙罅太大則會在說話時經常「噴口水」。他建議牙齒不齊人士要加強口腔清潔,包括早晚刷牙、每次刷兩至三分鐘,針對難刷位置,如下顎門牙後等要加強清潔,同時可使用牙線、牙縫刷和電動牙刷等,並定期接受齒科檢查。
該會會長梁訓成醫生建議,有需要市民可諮詢醫生意見,選擇合適矯齒療程。不少人擔心矯齒會影響儀容,或引起痛楚。他表示現時有多種牙箍可選,例如隱形牙箍「戴咗都無人知你箍牙」,更可自行除戴,不會影響日常口腔清潔。他強調,任何年齡均可接受矯齒療程,建議兒童到七歲時接受顎骨及牙齒健康評估。

香港矯齒學會會長梁訓成醫生指,市民較關注牙齒不齊影響外觀,忽略牙齒不齊增加口腔疾病的風險。

口腔健康小貼士

1)早晚刷牙,每次最少兩至三分鐘
2)刷牙時注意清潔上顎後排牙齒外側、下顎門牙後和牙齒不齊位置
3)使用牙線、電動牙刷輔助清潔牙齒
4)每年定期檢查牙齒一至兩次
資料來源:香港矯齒學會副會長劉潤華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