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關於艾未未的大字報 - 李平

盡論中國:關於艾未未的大字報 - 李平

艾未未被拘捕逾一周,從官方大造輿論到扣查其親友,顯示他平安回家的機會越來越小。對於這位國際知名藝術家,當局既然已動手,就不會輕易縮手,恐怕要坐實其罪名。不論是《環球時報》、新華社的社論、通稿的立論,還是艾未未多位親友被株連,都讓人再次見識中共對付文人時最拿手的文革式手法。但是,這些大字報,真的還有文革時將人鬥倒批臭的威力嗎?

「此地無銀三百両」批言論激進

《環球時報》批鬥艾未未的兩篇社論,一曰《法律不會為特立獨行者彎曲》,二曰《是誰在嚴重違背法律精神》。拿法律、法治立論,似乎是其主旨,但難改大字報信口雌黃的本質,一是將艾未未歸於特立獨行者,將艾未未的際遇與「中國人權的發展與進步」割裂開來,二是將艾未未視同貪官,聲稱「任何人從事政治活動,屁股更要乾淨些」。
新華社的長篇英文報道,是更為純粹的大字報,指控艾未末作品涉抄襲、藝術水平只是三流,但沒有提供抄襲的作品及抄襲的對象。堪稱「此地無銀三百両」的是,報道強調艾未未近兩年對政府的批評越來越大膽越誇張,但當局並未說過艾未未的激進言論觸犯法律。

挑動群眾鬥群眾 文革作風翻版

中國官方傳媒的這些大字報,抹黑艾未未時不擇手段,更隱藏挑動群眾鬥群眾之意,實在是文革作風的翻版。就算以「我沒有敵人」自許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在海內外仍有一些中國當局之外的敵人,何況艾未未長期在是非多多的藝術界打滾?何況艾未未還有婚外情、私生子等不檢點的私生活?更何況有一些嗅到當局的味道就會跳出來的打手?
網上近日流傳數輯名為《圍觀艾未未》的錄影,主題是「藝術一反華,西方就追捧」,公開呼應新華社對艾未未藝術水平的質疑,將艾未未在歐美藝術界享有的聲譽,貶為反華的結果。想貼艾未未的大字報,不難,但這些所謂時評家諸如艾未未「2008年前毫無名氣」之說,未免太輕佻吧?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