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力不足 病人被「生劏」麻醉科醫生判失德

藥力不足 病人被「生劏」
麻醉科醫生判失德

【本報訊】女病人因儀器故障,手術期間麻醉藥不夠,恢復意識自覺被「生劏」,涉事的麻醉科醫生陳邦石被醫務委員會裁定專業失德,除牌半年,緩刑兩年。醫委會主席麥列菲菲指,陳並沒有急切性,要在確保儀器噴出足夠麻醉藥前,開始手術,但認為對陳的懲罰已足夠;病人組織則指,涉事的私家醫院也有責任確保儀器質素。
記者:林潔華

上述案件經醫委會三日聆訊後,昨日終有判決。案情指,女病人Y小姐06年於九龍聖德肋撒醫院(又稱「法國醫院」),因盲腸炎及卵巢出血接受手術,並由陳邦石負責全身麻醉。但Y稱,手術期間突然恢復意識,只是雙眼無法打開,四肢也無法移動,並感覺到自己腹部被刀割,不久後又陷入昏迷;Y其後向醫委會投訴陳。

只用目測作洩漏測試

陳邦石曾辯稱,按Y的病情決定用「地氟烷」麻醉藥,但要等候護士把該麻醉藥的噴霧器送至手術室,故先注射藥物麻醉,待外科醫生開始手術後,護士才把噴霧器送到,但當時情況未容許他就噴務器進行氣體洩漏測試,只用目測。結果手術開始五分鐘後,才發現儀器無顯示麻醉氣體讀數,反映噴務器出現故障,麻藥醉份量不足,陳遂調高藥物濃度,並進行靜脈注射,令女病人再次昏睡。
衞生署其後到九龍聖德肋撒醫院調查,發現該院三部同類型的噴務器均有故障,事故後即時停用,但無證據顯示該院違反條例及守則。

事後無足夠補救措施

醫委會昨裁定陳邦石專業失德,除牌半年,緩刑兩年。醫委會主席麥列菲菲斥責陳邦石的行為,認為無證據顯示陳有急切性,在就噴務器進行測試前,就同意開始手術,批評陳無跟隨麻醉科學會指引進行相關程序,發現噴務器故障後也未有足夠補救措施。她提醒所有麻醉師都要加倍小心,以防同類事件發生。但認為對陳的懲罰經已「唔輕」,因在緩刑期間醫委會會密切監察陳的工作。
陳邦石聞判後並無回應記者提問。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指,事件中陳邦石責無旁貸,對於醫委會只判處緩刑感到無奈。但他涉事的九龍聖德肋撒醫院也有責任確保提供的儀器操作正常,衞生署有必要加強監管私家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