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記者在切爾諾貝爾》
【本報訊】切諾核污染遺害深遠,數以十萬計的居民仍然在沾滿放射物質的土地上生活。本報記者昨日探訪離切諾300公里的小鎮Rokytne,這裏三分二人口患上輻射相關症狀,災後出生的孩子繼續遭放射銫毒害,承受前人種下的苦果。走進村落,不難發現體內輻射超標的居民,但他們總是掛着從容的微笑,經常進出醫院接受治療的17歲少女Hala說:「生活還是要繼續。」
從烏克蘭首都基輔往西北面出發,公路兩旁不是一排排禿樹,就是灰綠的草原,經過四個多小時顛簸,本報記者到達輻射災區Rokytne。該區寒風凜冽,市中心一帶都是疏落的平房,比較高的建築物只有工程爛尾的中央醫院大樓。該院兒科部門是一層高的狹小平房,兒童病床上是一張張蒼白的臉,母親們坐在床邊閒聊。
區內小孩免疫系統差
兒科主管Andriy的白袍繡了卡通獅子,訪問時只有他一人當值。他指區內小孩健康欠佳,但資源遠遠不足以應付。該區有1.5萬名兒童,院方每年只能為其中1萬人驗血驗尿,每次大約六成個案結果異常,需轉介進一步檢查,「數據令人擔憂,他們的免疫系統不好,血球數量不正常,但你永遠無法知道與輻射有否直接關係。我們想照顧更多病人,做更多測試,但新大樓建到一半就沒錢完工。」
這季節的留院病人主要患支氣管炎或發燒。Andriy解釋,小孩普遍抵抗力弱,容易感染,較難康復。17歲的Hala患上風濕關節炎及心臟病,經常進出醫院,Andriy估計此病與免疫系統減弱有關,Hala不想猜測病症是否因輻射而起,又笑言擔心也沒用,「我不管了,只想享受當下生活。」
該區曾受嚴重畸胎問題困擾。Andriy說,區內畸胎率僅1%,現時畸形程度沒十年前那麼嚴重,「以前有小孩一出生就沒有肚子導致內臟外露,有些脊椎嚴重變形、或缺少部份骨骼。近年個案相對輕微,例如心臟問題。」
每天有人輪候查輻射
相對大城市,Rokytne醫療設施簡陋,但門診部門和衞生站總有一張特製椅,量度人體累積放射物質的濃度。DistrictHospital門診部每天都有市民輪候檢查輻射,去年共為700多名小孩檢測,超標個案佔兩成,部份已出現甲狀腺或消化系統疾病。30多歲的Sergey去年體內輻射超標,前天再來檢查,發現輻射回落,「我們習慣了,這是季節性波幅。我受頭痛問題困擾,可能是因為輻射,又或者年紀漸長。」
衞生站主管Volodymyr在站內即席量度體內放射銫濃度,結果達2萬多貝可,超標1萬貝可,但他毫不着緊,「通常到4萬才需要注意,我本身有哮喘,是常見輻射引起的疾病,但不知道是否真的有關,畢竟我抽煙抽了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