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轉得飛快,又愛捉弄人的沈宏非問我,齋啡為甚麼比奶啡貴?一杯齋啡,跟一杯加多了牛奶的咖啡相比,後者理應比前者更貴。我想當然地認為,那是因為總份量保持不變,而啡的價格高於奶。
我不確定答案對不對,但這個狀似無聊或調侃的問題想下去,卻相當耐人尋味。這是關於價格和數量的糾結題。很多時候,一樣東西加上另一樣東西,可能只是數量上的增加,而數量與質量卻不一定成正比。齋啡和奶啡,哪個味道好一些視乎飲者的口味,可是一杯優質齋啡若不幸配上一杯劣質變味的奶,則無異於啡的悲劇。
一些食物跟另一些食物相遇,屬天作之合,如黑醋橄欖油邂逅意大利麪包,如臭豆腐遇上陳年太雕。也有一些食物,看上去沒有相容的可能性,卻偏偏擦出愛火花,如咖啡奶茶的混合物鴛鴦。
食物本無高下之分,只有進食者的口味之別。一些食物若錯配了,破壞的只是味道而已。人就複雜得多了,人類有人格高下之分,有價值觀優劣之別。一個人,若交友不慎,跟品性、價值觀都欠佳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導致自身形象及價值觀的貶損,則無異於一杯貴價齋啡向廉價奶啡的淪落。有朋友跟我說,享受孤獨那種自重感,的確,朋友貴精不貴多,孤獨,也可以是保持自重的途徑與方式。這是齋啡貴價的奧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