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父親帶着全家搬到台中的鄉下大度山,很多時候我都想假裝謙虛地說自己在台中鄉下長大,但是性情爽直的大哥則會說:「我們是住在貝聿銘設計的房子長大的。」是的,父親任教的東海大學確實是貝聿銘設計的整個校園藍圖,教會學校破土的當天,還請來了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森,校長是曾國藩的孫兒曾約農,副校長是哈佛大學博士吳德耀,文學院有一代宗師徐復觀、牟宗三、梁容若,建築系有年輕的陳其寬,外文系則是清一色的外國教授,聽說當時美國教會的捐贈救濟物品第一站就是送到東海大學的員工挑選,只不過為了面子問題,通常都原封不動退回教會。校園種滿了各種不同的花草樹木,這樣可以阻擋冬天強烈的「東海風」,這是校園雅士給這山頭西北風浪漫化的代號,然後胡適先生欣賞的東海學生詩人葉珊又把吊堡附近的乾河取名叫「夢谷」,好不詩意,簡直不食人間煙火,可以想像在五十年代的台中這個鄉下的大度山,除了偶爾聽到「反共救國」與「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幾句口號外,這裏的確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地方。
別以為這一大堆的namedropping和美麗的描繪就認定東海大學這校園就是我浮華與虛榮的起源地,唉,我那罪惡的起源地也叫東海,但是那是座落於自由路上的東海戲院,面對着《淚王子》裏劉伯母歐陽仟君喜歡去的那間成功戲院。不同的是:東海戲院上的都是最賣座的米高梅、華納和環球公司的電影,而成功戲院則上演許多歐洲比較冷門的片子譬如瑪利亞雪兒主演的德國片《酒店》,西班牙李麗華莎拉蒙丹SaraMontiel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和中國的同名姐妹完全無關,可能片商懷舊,取了一個左傾的戲軌居然沒有被禁),戲裏還有齊如山的姪女齊克平小姐客串一代艷諜瑪泰哈利,當然法國片《紫太陽》和意大利的《洛克兄弟》,都是成功戲院的路子,難怪進步的劉伯母喜歡成功戲院。但是她有時也會出軌演些劇頭恐怖片,像文生派來斯的《猛鬼屋》就會在台北新生戲院下片之後,把那套假骷髏也拿到台中隨片登台,賺了不少票房來補文藝片的不足。
東海戲院就不一樣了,戲院是新蓋的,放映機是美國西電進口的(小的時候腦筋被洗的只要美國貨就好,何況西電還有個「西」字),走廊上掛滿了好萊塢明星原裝照片和海報,和中正路第二市場對面的那間成都戲院不同,雖然說是上映首輪聯美公司的西片,但是格局就小很多,掛的海報大半是本地印刷的中文海報,西洋明星的臉孔配上中文字總是覺得不舒服,你看,這個小孩崇洋的思想多重,難怪多年後回台灣拍了個《淚王子》就沒有台灣人說是台灣片。話說這東海戲院可介紹我多少好萊塢大明星,伊麗莎白泰勒就是最喜愛的一位,那時我們都稱她為玉女,直到今天我還是不習慣人們對她以「婆」稱呼,那時所有伊麗莎白泰勒的影片基本上都是以彩色大銀幕的姿態在東海出現,像《巨人》、《朱門巧婦》、《雨樹郡》和《青樓艷妓》,都在東海看過兩三次,那時因為玉女的身體健康問題而引起全球矚目,泰勒的生死存亡似乎比古巴火箭危機問題更令人關心,我也因此托人在台北買了一本「銀幕小說」:《青樓艷妓》,這基本上是一中英文字幕對白本,並不是描述劇情的小說,但是戲裏每一句對白都有,而且中英對照,方便學習英文,所以假如你覺得《流金歲月》的對白裏有伊麗莎白泰勒的影子,請原諒,那是不自覺。但是周潤發在《玫瑰的故事》撞車的那場戲,則是有意抄襲玉女在《青樓艷妓》中的結局。發仔,你沒想到快三十年了,現在才告訴你原來你不是你,你是伊麗莎白泰勒!
東海戲院在我的記憶中永遠是七彩的,就算是上映國片,首要條件就是伊士曼特藝,在這裏我看過林翠的《秋鳳》、林黛的《紅娃》還有,信不信由你,一部你從來沒聽過由楊羅娜主演的七彩《山下奉文寶藏》,即使是尊貴如伊麗莎白泰勒、蒙高馬利克力夫再加凱塞琳赫本的《夏日驚魂》,也可能因為黑白原故,移師對面成功戲院,留給劉伯母的同志們細嚼慢嚥吧。
至於某些宗教鉅片上演的日子,東海就會把所有的其他影片海報除下,戲院除了國歌之外不放任何預告片,那時沒有人會穿着短褲拖鞋上東海,大家都好像上教堂,就像《賓漢》。但是也有偏心的時候,就像百分之百傳記謝夫利亨特的《萬王之王》同樣是米高梅宗教片,卻也沒得到《賓漢》同等待遇。回想那個時候的電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會想到今天可以把他變成DVD帶回家中隨時播放。忽然想起一句不相關的詩語:「花到夷方無晚節,仰人顏色四時開。」
時代是改變了,三年前舊地重遊,大度山東海大學我的舊家居然消逝得無影踪,到了山下舊城才發現昔日的台中,東海、成功、成都戲院也已拆解改建,曾經是商業中心的商業大樓如今並不車水馬龍,坐在中正路上海老店「沁園春」,回想首次在對面台中戲院觀看李香蘭的《白蛇傳》,然後十數年後同家戲院再看林黛的《白蛇傳》,怎麼水淹金山特技那麼相像?又在同一家戲院看李翰祥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怎麼化蝶昇天的鏡頭又和李香蘭池部良相像,台中戲院和這三部影片竟有這等淵源?但是台中戲院早已拆了,老區是沒落了,聽說新的台中叫做「第七期」,那裏什麼都進步與高級,老區的中正路與自由路只看見一家家不同的太陽餅店,以前那是這樣,以前只有一家太陽堂買太陽餅,現在還是只有一家太陽堂在堅持決無分店,唉,連鼎泰豐都分店世界開,我終於也不堅持電影只應屬於大銀幕。是誰說的:Iamstillbig,onlythescreengetssmaller。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