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2011年度財政預算案上,一直爭持不下,令聯邦政府於美東時間今晚午夜(香港時間明天中午),面臨「關門大吉」。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前晚(周三)與兩黨領袖緊急談判,但未能破冰。聯邦政府一旦癱瘓,80萬公務員將要放無薪假,海內外軍人也沒薪水可領,入境簽證服務可能受影響。
警局海關要停止辦公
聯邦政府「關門」時間進入倒數,奧巴馬前晚在副總統拜登(JosephBiden)、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里德(HarryReid)陪同下,與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博納(JohnA.Boehner)緊急談判90分鐘。奧巴馬事後形容會議「坦率、有建設性」,雙方分歧縮窄,但沒公佈任何實質進展,里德和博納會後均表明雙方仍有深切分歧,未能就削減開支的金額達成共識。
奧巴馬指,由於情況緊急,兩黨會徹夜磋商,期望在今晚午夜前達成共識,否則聯邦政府將因沒有撥款而要臨時關閉。若聯邦政府關閉,白宮、國會、警局、海關、博物館等都要停止辦公,駐守海內的軍人拿不到薪金,民眾也遲遲無法退稅,國務院指簽證服務可能會由於人手減少而受影響。
預算案爭執始於去年11月中期選舉之後,取得眾議院控制權的共和黨,要求聯邦政府大幅削減開支,以減低預計今年會達到1.5萬億美元(11.7萬億港元)的財政赤字。據悉共和黨中與綠黨關係密切的國會議員,拒絕作任何讓步。民主黨也不肯妥協,令奧巴馬政府一直要靠臨時預算維持運作。
第六次臨時預算案在今晚午夜12時到期,共和黨提出把臨時預算案延長一周,並承諾向國防部提供足夠資金運作至9月底,但條件是政府要同意削減120億美元(936億港元)開支,但由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反對。
聯邦政府一旦停擺,除了令民眾不便,中小企業也將面臨貸款無門。投資機構高盛估計,若政府關門逾一周,將對美國經濟造成80億美元(624億港元)損失。民調顯示,58%民眾希望兩黨妥協。
美國聯邦政府對上一次關門是1995年。當時民主黨總統克林頓與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在醫療、教育等方面嚴重分歧,導致政府關閉17個工作日。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