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區高官兔年不吉,先後有三位問責官員入院施手術,昨天輪到現年55歲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被「開刀」,昨晨在瑪麗醫院進行心臟檢查後隨即接受俗稱「通波仔」的心臟手術。林瑞麟入院消息早上傳出後震驚政圈,終在下午「自我引爆」,接受手術後隨即透過電話強調健康狀況良好,更預告今天復工,毋須休養,為已經五勞七傷的特區政府頂硬上。記者:許偉賢、王家文、陳沛冰
官場中人對林瑞麟心臟有事無不大感意外。有官員昨稱前天才與林瑞麟開會,「當時佢冇嘢,只係個樣有啲攰,但係家做高官邊個個樣會唔攰?」林瑞麟本周三一度現身立法會旁聽預算案辯論,會計界代表陳茂波指不覺得對方有任何異樣,「佢好正常咁坐喺度,冇乜嘢」。
一條血管七成閉塞
其實,林瑞麟昨天才知道要被「開刀」。近期覺得心臟隱隱作痛的他昨晨到瑪麗醫院作心臟檢查,發現心臟有一條支血管被膽固醇弄致七成閉塞,隨即由瑪麗心臟科主管李偉聯操刀「通波仔」。據了解,政府本來無意公佈事件,但林瑞麟入院消息越傳越亂,惹來「恐慌」,政府新聞處昨午4時半終發稿證實他已接受通波仔手術,剛接受手術不久的林瑞麟其後更在新聞官安排下透過電話與病房外的記者對話約六分鐘。
林瑞麟以一把輕柔聲線稱手術後身體狀況良好,但由於要接受12小時觀察而未能與傳媒會面,並指若不接受手術,血管有機會完全栓塞。被問及是否工作壓力所致,林瑞麟強調已習慣面對壓力。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09年9月也因心絞痛到瑪麗求診,被發現心臟三條血管出現栓塞後即時接受通波仔手術。但與林瑞麟不同的是,曾俊華住院六日才出院,林瑞麟卻預計今天復工,「睇吓有冇緊急嘅文件需要批閱」,用行動力證病情不嚴重。
局長多應酬工時長
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沛然指血管出現膽固醇阻塞的原因很多,除了家族遺傳,其他高風險因素包括患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高及工作壓力大等。他指林瑞麟能自行到醫院,不像曾俊華突發性心臟絞痛入院,反映病情較穩定,風險也較低,指目前95%以上接受通波仔的病人翌日可出院,但能否立即上班則因人而異。
繼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年初接受小腸氣手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因腸癌入院,以及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前天接受一項預防性手術後,林瑞麟已經是今年第四位因病而做手術的曾班子成員。有官員透露目前曾班子內大部份人年齡介乎55歲至60歲,加上局長公務繁重,並面對極大政治壓力,身體較容易患病,指「做得局長就要朝早七、八點返到政府總部開早禱會,但有時到夜晚七、八點都未走得;林瑞麟個局仲要係好多應酬,心血管有事都唔出奇」。
有政府高官強調就算接連有官員入院,也不會影響政府正常運作,「局長下面有副局長兼成個公務員團隊,政府運作絕對唔會因為一個人嘅病而受影響」。
雖然林瑞麟剛剛接受手術,但未獲立法會「放生」。人民力量陳偉業強調「公還公,私還私」,如期下周三立法會表決財政預算案時提出刪除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一職,揚言「咁樣佢就可以提早退休,多啲時間休養身體,咁對佢自己同市民都係好事」。
心臟血管閉塞圖解
1〉心臟主要有三條冠狀動脈,包括左前幹支、左迴旋支及右冠狀動脈。三條動脈各有分支,分支數目因人而異
2〉支血管若出現膽固醇閉塞,可引致心臟缺血,嚴重者會出現突發性心臟病
資料來源: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