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產科服務接近爆煲,醫管局昨突然宣佈,在八間設有產科的公院非本地孕婦預約未完全爆滿前,宣佈停止接受今年的相關預約,以預留足夠名額予本地媽媽產子。有公院醫生指出,現時已有六間公院預約期滿至今年11月,局方現時才決定「落閘」,對緩解產科壓力作用不大。
記者:陳凱迎、陳沛冰
醫管局轄下產科服務專責小組昨日舉行會議,商討公立醫院預約分娩服務的供求情況及相應措施。
該局決定公立醫院由昨日開始,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現時至今年十二月底期間的分娩服務,確保今年公院的產科服務能夠預留足夠名額予本地孕婦。
六公院至11月爆滿
醫管局曾在08年和09年的10月至12月產科高峯期,因預約爆滿而一度暫停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服務。
根據醫管局資料,八間設有產科的公立醫院,其中瑪麗醫院和東區醫院今年的預約期至10月爆滿,其餘六間的預約期則爆滿至11月,未如08年和09年般,全年滿額;醫管局數字也反映,今年截至11月於公院預約分娩的內地孕婦約有5,700人,較去年約萬人減半。
香港產科服務關注組成員兼廣華醫院婦產科主管梁永昌醫生表示,醫管局於各間公院的非本地孕婦預約爆滿前,已宣佈停收預約的做法是前所未有,反映局方重視本港產科服務瀕臨爆煲的問題,「算係有少少回應。」
希望政府全面解決
早在醫管局宣佈「落閘」前已決定本年底至明年初停收非本地孕婦預約的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其主管張德康認為局方的措施,可避免公立醫院各自為政的問題,「唔使諗你嗰間停收我呢間又使唔使跟住停。」
但他認為,大部份公立醫院已預約至今年11月,醫管局現時才宣佈停收新預約,只是權宜之計,對紓緩公院產科整體服務壓力幫助不大,「今年唔再畀佢(非本地孕婦)預約,咁出年又點?」期望政府能盡快拋出全面的解決方案。
私家醫院聯會主席劉國霖對於醫管局的措施表示支持,認為醫管局的方向正確,可堵截非本地孕婦來港產子。他指私家醫院的分娩服務亦已滿額,相信不會受醫管局的措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