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保險不保事項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保險不保事項 - 李兆波

菲律賓人質事件引起一連串問題,包括旅遊保險內容與銷售。常聽人說,買旅遊保險時最重要是便宜,有些可能數十元已有交易,但原來買了以後才知道很多保障也不包括,或保障並不足夠。
旅遊時遇到的風險不低,有些地方小偷猖獗,此外,醫療亦是一個重大問題,不少國家的醫療水平都比不上香港,小則肚瀉,大則遇到意外,那份旅遊保險便是你的救命符。
外遊時,旅客都喜愛在機上看報紙、雜誌,這些當然要看。更要做的是看一看旅遊保險的條款,方便以後選擇更好的保險公司投保。旅遊保險可以有三個購買渠道:一是旅行社代售、二是由銀行銷售、三是由保險公司提供。哪個來源較好?坊間有些定論,其實很在乎當中的條款及賠償額,有時候你的保險代理會送旅遊保給你,因為你光顧了其他保險產品。

須考慮條款的有效性

不過,無論光顧甚麼機構,投保時亦有必要比較一些條款。行李或行程遲了多少可以賠,各家保險公司均有不同。人身死亡、醫療上限都是關注點。有些旅遊保險只賠償補領遺失證件的費用,因遺失了證件而要多住一天酒店及交通開支卻不包括。大家在購買時不妨多問不同的情況,特別是那哪項目是不保的,這比起包括甚麼更為重要。
易小玲、陳國柱的情況,告訴大家以後買旅遊保險或其他保險時,要多加考慮條款的有效性。不只是旅遊保險,買保險前可以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的口碑、規模、團隊專業性、賠償的過程與速度。為甚麼你要買某個旅遊保一定有其原因,只看單張或只聽一些不太懂內容的代理之詞,有可能釀成大禍。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