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早前指以約8.8萬作為起點,商討明年全港產子數目。但有公立醫院兒科醫生不贊成,認為以公院只有100張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病床,入住率經常爆煲至110%至120%,只能應付每年7萬多名嬰兒出生。公院兒科醫生將成立另一個新生嬰兒關注組,向政府表達訴求。
廣華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吳國強表示,全港公院100張NICU病床,要接收在公私營醫院出生後有問題的初生嬰兒,使用率爆燈至110%至120%。外國標準是每1500名嬰兒需有1.5至2張NICU病床,約8.8萬名嬰兒需約120張病床。額外20張病床約需8名初級醫生、2名副顧問及1名顧問醫生。一張病床需3.5名護士,即額外需60多名護士。「8.8萬根本係頂唔住,同事已經好辛苦,對病人都唔好」。以現有資源,出生人數應限制在7萬多。
有公院兒科醫生質疑,若政府將產子數目限制在8.8萬是判斷錯誤,「可能唔想引咁大反彈,但只係唔俾佢衰落去,無解決到問題」。
兒科擬設關注組
威爾斯醫院兒科部門主管李志光表示,兒科醫生正計劃成立另一關注組,向政府表達NICU病床及人手壓力。「政府有責任控制內地孕婦,用8.8萬做起點,會唔會最終唔止呢個數?」關注組成立後考慮約見周一嶽。工作壓力超高下繼續有醫生想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