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加強監管海外銀行於本港從事跨境業務的潛在風險,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金管局已與這些銀行展開討論,研究它們在本港的存貸款業務有更好的平衡,令其在香港業務所帶來的負債及資產能更好配合。
他昨日出席亞洲銀行家峯會時指出,由於香港是跨境資金淨提供地,這些銀行在本港接受客戶存款遠比在本地借出的多,每當香港的銀行資金透過集團內部或銀行同業市場流向海外時,都要密切監察。因為在金融海嘯期間,曾出現地區監管機構為求自保,封鎖當地資金流出,令形勢變得更壞。降低銀行對跨境資金流動的依賴,並縮小此等流動的規模,將有利金融穩定。
須保障客戶利益
現時金管局容許海外綜合銀行,以較寬鬆的分行形式在港設點,經營零售銀行業務、私人銀行和企業銀行等業務。但他認為,若海外銀行於本港進行零售銀行業務,以較嚴格的本地附屬銀行模式運作會較適合,可以確保銀行保持合理的資本充足比率,以充份保障香港存款者的利益。他認為海外綜合銀行可以附屬銀行形式進行零售業務,或以分行模式去經營企業或私人銀行業務。
另外,他肯定綜合銀行適合香港的制度,但銀行需為零售客戶提供足夠保障;綜合銀行亦可進行自營交易或成為莊家,銀行需以存戶為先,必須防止銀行在追求更高盈利和花紅時承受過多風險。
港外儲排名跌一級
金管局昨亦公佈,截至3月底本港官方外滙儲備資產為2725億美元,較2月底微增2億美元,3月底及2月底均無未交收遠期合約。
由於期內瑞士的外滙儲備總額增加較快,故根據最新公佈,本港在全球外儲排名,由第九位跌一級至第十位,次於中國內地、日本、俄羅斯、沙地阿拉伯、台灣、巴西、印度、韓國和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