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深入險境 記者沾滿輻射塵

採訪手記:深入險境 記者沾滿輻射塵

"Bewareofparticle.Bewareofdust."(小心粒子。小心塵土)綠色和平核安全專家ShawnPatrick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切爾諾貝爾空氣的輻射濃度通常不高,放射性物質主要集中於泥土。我穿了一雙水鞋進入切諾禁區,滿以為避得過輻射塵,最後全身都沾滿塵埃。進入禁區前,每名記者獲發防輻射三寶:口罩、手套、及量度輻射的襟章。我們必須全程佩戴襟章,以便行程完結後量度積聚輻射吸收量。記者切忌觸摸地面,腳架等器材必須清洗才能帶走。禁區內嚴禁飲食,以免把輻射塵食進肚子。Shawn建議我們下車就戴手套,「你以為不會摸任何東西,但轉眼間手套就會變得髒黑」。

不慎弄掉手套

基輔連日天陰清凉,北面相距100公里的切諾,天氣出奇地晴朗。樹林被陽光染成金黃色,與輻射儀器焦躁的響音格格不入。我在太陽下快要融掉,不到五分鐘,手指與手套已被汗水沾連。
我脫下手套搜尋袋裏的相機時,不慎弄掉一隻手套。Shawn小心翼翼從地上檢起來,叫我千萬不要碰。不到一小時,我的水鞋、大衣、褲管及拍攝氣器材,全部沾滿微塵。Shawn笑說:"That'sOK.Justdon'tlickit."(沒問題,不要舔它)看見導遊和工人不戴口罩,我身上的塵埃似乎不那麼惱人了。記者: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