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遊西藏 - 盧峯

讀遊西藏 - 盧峯

半途出家(並非真正出家)唸佛學的朋友老說唸書辛苦。到最新開始進入藏傳佛教的部份更有無從入手之嘆。朋友說,藏傳佛教跟西藏文化、風俗、藏人生活息息相關,可自己對西藏歷史幾乎是零了解,要在短時間內搞懂藏傳佛教幾乎是missionimpossible。
對佛學向來只有「鈍根」沒有「慧根」,看佛學著作總是半途而廢,顯淺的道理都把握不了。對西藏的歷史、人文風俗倒是滿有興趣。青藏鐵路通車後老想坐這火車到西藏四處看看,只因為種種不方便到現在還未能成行。
去不了西藏,唯有多看一些相關的書。最近就看了由馬麗華女士寫的「風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講」。書不是嚴謹的學術著作,反而有點像說書人那樣把西藏一頁一頁歷史,一個一個重要人物娓娓道來,讓我這些沒有甚麼背景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一口氣把書看完。
馬麗華先從大地說起,把青藏高原如何從特提斯大洋變成世界屋脊,如何孕育出長江、黃河、湄公河等交代得生動有趣,教人更明白藏人腳下這片奇險之地是怎麼樣形成的,教人更明白藏人的根植在怎樣的地土上。接着少不免講到每個民族都有的神話,講到「藏獒」的始祖神犬「弓弦花」如何為主人盡忠。最教人興味盎然的還是古國吐蕃跟唐朝和戰不斷、交流不息的深厚關係。吐蕃雄主松贊干布以二十萬大軍逼近唐境,三次求婚才得到唐太宗首肯讓文成公主嫁入西藏,造就空前的文化交流盛事。到唐朝中衰,吐蕃軍攻入長安,劫掠一空,中土與西藏強弱之勢幾乎互換。唐以後到現代一千多年來,漢藏關係更是起起伏伏,分分合合,糾纏不清。看過書,更感到不管把西藏跟中國劃清界線或視西藏為固有領土都太簡單化、太膚淺了!(更正:昨日本欄寫正生書院位於石鼓洲,正確應為芝麻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