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宅男女:瞓住搣甩癮 齋諗都瘦身

家宅男女:瞓住搣甩癮 齋諗都瘦身

電影《無間道》中由陳慧琳飾演的催眠師,讓卧底警察梁朝偉傾訴心事,在現實中催眠師其實也漸受認同,有人不必吃藥做機都能減肥,有的甚至可戒除多年的煙癮,就連小孩的尿床習慣亦可改善。瞓住戒,無副作用無痛苦,不錯吧?

記者:張文蕙
攝影:伍慶泉、譚盈傑
Model:Hidy@GME

減肥 想像穿起三點式

潘秋嬣(Natalie)是一名可結合香薰作催眠的治療師,她說:「催眠不是甚麼神怪的事,並非外界想像那些用眼睛、用蛇去迷惑別人。專業的催眠只是利用舒適的環境及說話,令人進入一個半睡眠狀態,然後不斷在對方耳邊說話,希望達到來催眠的目的。」問及Natalie為何催眠時會較平日的對話有效,她表示:「當人被催眠時是最容易接受訊息的,不過效果當然因人而異。」此外,她指出人被催眠時所想像的場景,一般較易去相信,所以每次催眠時也會幫助對方想像不同的場面,從而找出原因或解決方法。現時也有病人向他求診希望以催眠去減肥。今次我們找來Hidy作示範,首先Natalie替Hidy做問卷,計算她是否真的易於接受催眠,然後就會詢問對方有沒有何地方害怕,以免於催眠時說及。了解各種身體狀況後便可開始催眠,Natalie指無論對方要求改變任何習慣,開始催眠的過程都是一樣。先是倒數,然後想像走到某個地方,然後引導對方說出原因。今次她就要求Hidy想像上磅時看到磅數達標,然後走到別處,做到很多平日做不到的事。Hidy清醒後亦指,當時想像到可穿上平日最不敢穿的性感Bikini,現在對keepfit的信心也加大了。此外,若對方只是懶做運動,催眠者想像其實跑20分鐘步就如化一個妝般快,現實中效果亦不錯。Natalie說經驗及醫學數據顯示,若是到了十多歲開始有飲食失調,原因多是母親很兇、操控性很強,爸爸則較懦弱。她指出,人人都希望取回自主權,而最易自主的就是飲食。

戒煙 諗住黑肺驚到震

香港的煙稅越來越貴,室內禁煙亦讓吸煙者帶來不方便,令不少煙民都有戒煙的念頭。Natalie指催眠做法都是大同小異,開首要先了解對方戒煙的目的,作出第二步的想像後,便作行為改善的催眠。「想戒煙的人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為孩子、有的為外貌,催眠時他們想像到仔女昏黑的肺部,或自己一排恐怖的牙齒時,在現實中潛意識便更抗拒吸煙了。」Natalie表示,催眠療程多於每個星期一次,三至四次若達不到效果她多會建議停止治療。「如果催眠真能改變對方,其實三至四次已成功了。有次一個client的親友因肺癌死去,作了第二次催眠後便可成功戒煙。有些根本是由老婆逼來戒的,做多少次都戒不了,所以client來治療前最重要是自己亦有改變的心。」至於最後的行為改變,她會與對方傾好如何改善吸煙情況方開始治療。「多會以替代的方式,例如有些人習慣飯後一支煙,在催眠時則會要對方想飯後買咖啡的狀況,去改變長久以來的壞習慣。」

■Hidy想像自己走到沙灘上,代表已進入了催眠狀態。

■減肥催眠其中的想像是上磅看到自己達到理想磅數的情況。

戒尿床 元凶是惡爸

說起那種人最易被催眠,Natalie認為為小朋友做治療效果最明顯。因為孩子想像的畫面可以很卡通,很天馬行空。「例如小朋友有暴力行為,多是缺乏家人愛護,要他想像自己坐上亞拉丁飛氈,飛到燈塔上被媽媽緊緊抱着,讓他明白母親其實很愛他的,小孩就像身處其中般。」Natalie又指,在小童個案中,較多是想改善尿床的情況,而醫學數據亦有顯示,這些孩童多有一個很兇的爸爸,所以在尿床的習慣中,可能是潛意識表現其恐懼、或者是一種自覺無助、無能的表現,要戒尿床,其實都是由其原因做起,改善父親與子女的關係才是王道。

■小朋友咬人,原因多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注意。

■若對方難以催眠,Natalie會以不同的香薰幫助。

催眠查詢:2301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