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萬物充滿生機的時刻,容易讓人想起破土而出的脆嫩春笋。由現在至五月是吃春笋的好時節,脆嫩清淡的春笋配上濃味的食材,一濃一淡最為合襯!不過很多人卻說很毒,不要多吃,原來醫師說笋非有毒,只是部份人不宜多吃。
記者:謝翠玲
攝影:王文忠
示範:海景嘉福酒店中菜行政總廚梁輝雄師傅
食笋好毒?
很多人都話笋好毒,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說,其實毒物是指會危害生命的如砒霜或雞泡魚等,所以笋不是毒物,而是「發物」。如果本身有舊患,吃了笋會有復發機會,尤以皮膚敏感、有暗瘡或脾虛腸胃不好的人宜戒之,而老人和小孩腸胃較弱難消化也易不適,不宜多吃。
Profile
梁輝雄師傅入廚超過30年,曾先後於北京、日本、香港等地工作,其工作的海景軒更榮獲《米芝蓮指南2011》一星榮譽,而他的才華亦得到一眾老饕認同。
笋家族
春笋
較長而爽脆,肉質鬆化,吃起來較細嫩無渣。
冬笋
肥厚味濃,吃起來笋味足,但纖維較粗,所以烹調前要烚久一點。
太子笋
屬於嫩身的竹笋,即竹笋BB,入口滑、爽口!
非我笋類
蘆笋
屬百合科,因形狀如春笋而得名。春季自地下莖採收的,因未曾接觸陽光,故色白柔嫩,稱為白蘆笋;幼莖見光後呈綠色,稱為綠蘆笋。
萵笋
原為菊科,食用部份主要是花莖,因其莖肥如笋,肉質細嫩,才叫作萵笋。
茭白笋
較常見的禾本科水生蔬菜,因黑穗菌的寄生跟刺激,令莖部脹大,外形跟笋相像,卻並非笋。
揀笋貼士
先烚後煮變好笋
欖角肉茸春笋
春笋味清淡,特別適宜配上味道較濃郁的食材,惹味的欖角跟春笋配搭在一起,可更突出春笋的鮮,但要燜一會入了味才好吃。
材料
春笋(已烚切塊)6條、欖角10粒、脢頭豬肉4両、雞蛋1隻、紹興酒1湯匙、薑米/蒜茸/蠔油各1茶匙、雞湯1碗、糖半匙
做法
1.脢頭豬肉切細粒,以雞蛋拌勻。鑊中加入少許油,加入豬肉爆香,灒紹興酒,盛起備用。
2.鑊中加油,下薑米和蒜茸起鑊,加入春笋和雞湯,下蠔油和糖調味,滾後收細火燜10分鐘。
3.最後下豬肉和欖角,以中火燜3分鐘即成。
貼士
加入欖角後不用再燜煮太久,不然會減淡了欖角的香味。
臘肉百花春笋
春笋脆嫩,但不夠肥,所以用蝦膠配上香口的臘肉來同蒸,香口又清鮮,而且賣相像小船,份外詩意。
材料
春笋(烚熟)4條、蝦膠4両、臘肉(蒸熟)2両、杞子(已浸)少許、雞湯2碗、鹽/糖各少許
芡汁:雞湯半碗、雞粉/蠔油/糖/生粉水各少許
做法
1.將春笋切件,加入雞湯、鹽和糖中,以中小火煮10分鐘至入味。
2.臘肉切碎,拌入蝦膠中,將蝦膠釀在春笋上。
3.釀春笋以大火隔水蒸5分鐘即可取出。
4.將雞湯、雞粉、蠔油和糖煮滾,下少許生粉水煮至稠身即可淋在春笋上,加上杞子裝飾即可。
貼士
這菜式蒸煮時間少,春笋難入味,所以要事先以雞湯來加添味道。
凉拌太子竹笋
太子笋比較爽口而吸油,所以要用臘肉的肥油來逼出笋的香味,食起來便不會感到肥膩。
材料
太子笋(罐頭)20條、臘肉皮(肥膏部份)6片、葱(切段)2條、葱頭(切碎)2粒、雞湯2碗、蠔油/糖/老抽各1茶匙、麻油2茶匙
做法
1.開中火,鑊中加少許油,下臘肉皮爆香,加葱和葱頭繼續爆香。
2.鑊中加雞湯,下太子笋、蠔油、糖和老抽,煮滾後收細火燜煮25分鐘。
3.燜至醬汁收乾後,加入麻油拌勻,可熱食或凉食。
貼士
不用臘肉,也可以改用較肥的臘鴨油。
蠔皇雞粒雙冬
冬笋較肥厚而笋味濃,所以可以配上較清淡的食材,如雞肉和冬菇等。要讓冬笋美味的關鍵則是要拉油至表皮夠乾身才易吸味。
材料
冬笋(罐頭)5両、冬菇(烚熟)5隻、雞肉4両、雞湯1碗、蠔油1茶匙、雞粉/糖各半茶匙
醃料:鹽/糖/生粉各少許
做法
1.冬笋切塊;冬菇切半;雞肉切粒。
2.雞肉下鹽、糖和生粉略醃10分鐘。
3.燒滾油下冬笋,以中火泡油約1分鐘,讓表皮收乾,撈起備用。
4.雞肉以細火拉油,撈起備用。
5.另備鑊,下雞湯、冬笋、冬菇、雞肉、蠔油、糖和雞粉,收細火燜6分鐘至汁料收稠身即可。